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美學美學的歷史:20世紀中國美學學術進程(增訂本)

美學的歷史:20世紀中國美學學術進程(增訂本)

美學的歷史:20世紀中國美學學術進程(增訂本)

定 價:¥78.00

作 者: 汝信,王德勝 編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33678630 出版時間: 2016-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577 字數:  

內容簡介

  20世紀中國美學的現代發(fā)生、發(fā)展,一定程度上映照出整個20世紀中國學術的面貌。研究20世紀中國美學,將使我們在總體把握中國美學現代學科建設特性及其基本理論精神的同時,反思性地尋獲新思想的創(chuàng)造根據,在歷史的基礎上全面構造新世紀中國美學的學術前景?!睹缹W的歷史:20世紀中國美學學術進程(增訂本)》集數十位知名美學學者合作之力,全面考察20世紀中國美學學術進程,呈現了“思想整體性”和“文化聯系性”的學術史研究旨趣。

作者簡介

  汝信,1931年生,江蘇吳江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學部委員、博士生導師,兼任中華美學學會會長,中國政治學會會長以及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副主席。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中共中央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1984年獲“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1992年享受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韓國啟明大學名譽博士。學術專長為哲學、美學。獨著:《西方美學史論叢》《西方美學史論叢續(xù)編》《西方的哲學和美學》《美的找尋》《論西方美學與藝術》《汝信自選集》。合著:《黑格爾范疇論批判》《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譯著:福米娜《普列漢諾夫的哲學觀點》、列夫柯夫斯基《1947年前印度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切爾特哥夫《社會主義制度下非對抗性矛盾》《普列漢諾夫哲學著作選集》第4卷前半部、普列漢諾夫《尼·加·車爾尼雪夫斯基》。

圖書目錄

第一版序
第一編 問題的提出
一 百年美學:學術史的追尋——研究20世紀中國美學的幾個問題
(一)學術史研究的可能性
(二)學術史的著眼點
(三)關注百年
二 走向回歸之路 ——20世紀中國美學的提問方式
(一)“美學的提問方式”
(二)“本質論”與“存在論”
(三)兩種命題的混淆
(四)回歸美學自身
論析1 思之未思——20世紀中國美學與中國思想
(一)美學現象:思之輝煌
(二)美學實相:思之未思
(三)美學真相:不敢思想
(四)回顧意義:呼喚思想
論析2 遭遇挑戰(zhàn)——20世紀中國美學留下的三個問題
(一)“美學”是什么?
(二)美學民族化的可能性與前景
(三)審美文化與美學的第三種可能
第二編 歷史與反思
一 世紀回望——20世紀中國美學概觀之一
(一)坎坷歷程與發(fā)展階段
(二)思想來源與中西融合
(三)審美與現實的關系
(四)美學發(fā)展的歷史起點
二 美學的榮耀與遺憾——20世紀中國美學概觀之二
(一)清代樸學:現代學術史的真正起點
(二)榮耀:學科近代化任務的基本完成
(三)遺憾:功利主義幽靈的纏繞
三 美學研究:歷史分期與學術特點——20世紀中國美學概觀之三
(一)與古典美學的本質不同
(二)美學研究分期
(三)美學各時期學術特點
(四)美學立足點轉變
四 美學方法:尋找理論的通途——20世紀中國美學的方法論問題
(一)譯介法與注經法
(二)歸納法、演繹法與比較法
(三)控制論、信息論、系統(tǒng)論方法
(四)結構主義方法與解構主義方法
(五)辯證邏輯方法
五 美學論爭:學術形態(tài)的內與外——20世紀中國美學論爭及其歷史經驗
……
第三編 承續(xù)與轉換
第四編 歷史中的個人
第一版后記
增訂本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