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往事——愛在荒煙蔓草的年代閆紅/ 013
關于《詩經》:孔子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022
《荷馬史詩》:為了染紅一位美人的石榴裙洪燭/ 025
“另一種文明”的門檻上033
存在的寓言與悲壯的抗爭——古希臘英雄悲劇《俄狄浦斯王》的現(xiàn)代性啟示傅守祥/ 037
有一次進入校門時被保安攔住,被問了三個哲學上的終極問題049
三國水滸是人心的地獄劉再復/ 053
在很久很久以前,曾有過,一個宋襄公064
趣解《西游記》彌勒內院看門人/ 069
玄奘正是被《西游記》給“玩壞了”的一個角色078
貶值了的塞萬提斯的遺產米蘭·昆德拉/ 083
納博科夫說,《堂吉訶德》是一個童話故事097
英雄與復仇——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米琴/ 101
人類的新命題,從一個王子的猶豫開始111
黛玉的明媚與哀愁劉曉蕾/ 115
不讀紅樓,就不能理解中國的“人情社會” 122
且看簡·奧斯汀怎樣寫“傲慢”呂嘉健/ 127
一個中國女孩或許可讀的三本書135
《丑小鴨》:假設一個人的一生無論如何都不成功潘知常/ 139
那么,愛情的努力與努力的愛情呢145
殘酷的寫實——重讀《包法利夫人》王安憶/ 149
愛瑪是拿來鄙視的,還是拿來理解的 157
列夫·托爾斯泰與《安娜·卡列尼娜》格非/ 161
有一部電影,叫作《愛比戀更冷》168
也讀普魯斯特——小說家的回憶是一種特別的回憶曹文軒/ 173
審美世界中的時間,文學世界里的時間184
卡夫卡的內心生活謝有順/ 189
卡夫卡小說《中國長城建造時》寫了些什么 205
有一種生存叫“霍爾頓”——今天怎樣看待“塞林格熱”梁永安/ 209
從《麥田里的守望者》想起《蠅王》,還有歌曲《娃哈哈》213
拉美式的孤獨——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感言加西亞·馬爾克斯/ 219
他說,對攫取權力的渴望恰恰源自愛的無能224
曖昧的日本的我——199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感言大江健三郎/ 229
大江健三郎和大江光的故事240
昆德拉的存在之思吳曉東/ 243
再或許,放逐是輕盈的,而拯救卻是沉重的248
父親的手提箱——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感言奧爾罕·帕慕克/ 253
《純真博物館》:“幸福僅僅就是靠近所愛的人……” 269
武俠小說與常識鄧曉芒/ 275
你讀,或者不讀,它就在那里281
門羅略大于整個宇宙蘇更生/ 285
朱麗葉與埃里克是怎么說起話來的 289
王小波的精神遺產杜君立/ 293
作者不能太笨,讀者不能太笨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