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民族學車里擺夷之生命環(huán):陶云逵歷史人類學文選

車里擺夷之生命環(huán):陶云逵歷史人類學文選

車里擺夷之生命環(huán):陶云逵歷史人類學文選

定 價:¥55.00

作 者: 陶云逵 著;楊清媚 編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叢編項:
標 簽: 民族學 社會科學

ISBN: 9787108056252 出版時間: 2017-03-01 包裝:
開本: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陶云逵是20世紀中國民族學、人類學史上一位重要學者,在體質(zhì)人類學、西南少數(shù)民族研究和邊政學領域有開拓性的貢獻。陶云逵曾留學德國柏林大學,是繼蔡元培1926年在中國首次提出“民族學”及其界說之后,積極將德國民族學——主要是德奧傳播學派的理論與方法系統(tǒng)介紹到中國,并開展一定規(guī)模的實地調(diào)研的第一人。他不僅繼承了20世紀德國民族學對“精神”的關注,也將歷史特殊論和傳播論帶進中國的實地研究當中。他的民族志具有深厚的文化史底蘊,其中所倡導的文化論復原了文化的精神本質(zhì),闡述了文化作為生命體存在的規(guī)律、文化與團體和個人之間的關系,以及文化與國族的非對應性。陶云逵以經(jīng)驗研究與觀念分析為路徑,批判了對文化進行功利化和國族化的實用主義解釋。同時,他也是少數(shù)能夠得到當時燕京學派社會學和中研院兩大學術陣營承認的學者,是雙方學術溝通的橋梁,也是邊政學的重要奠基人物之一。本書編選了陶云逵的重要代表作,并由編者撰寫長篇導讀,書后附有陶云逵生平及其著述目錄。

作者簡介

  陶云逵(1904—1944),原籍江蘇武進。1924年就讀于南開大學,1927年赴德國,先后于柏林大學和漢堡大學攻讀人類學、遺傳學和民族學,獲人類學博士學位。歸國后,1934年在南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任編輯員。后應當時云南省教育廳邀請,赴麗江、中甸、維西及滇緬、滇越邊境地區(qū)做田野調(diào)查,長達兩年余??谷諔?zhàn)爭期間,寄居昆明,先后任云南大學社會學系主任、西南聯(lián)合大學教授,兼南開大學文科研究所邊疆人文研究室主任,主編《邊疆人文雜志》。1943年以歷史人類學教授之名接受南開大學聘書,此為全國首例。1944年1月26日,因感染回歸熱去世,年僅四十歲。曾昭掄沉痛寫下:“此等學者,死去不需一秒鐘,再生產(chǎn)一位,卻要幾十年。”

圖書目錄

導讀 文化與民族精神——陶云逵及其作為“精神科學”的人類學遺產(chǎn)解讀 歷史與民族志研究 華歐混合血種——一個人類遺傳學的研究 幾個云南土族的現(xiàn)代地理分布及其人口之估計 大寨黑夷之宗族與圖騰制 西南部族之雞骨卜 車里擺夷之生命環(huán) 徐序 自序 第一章 擺夷之家庭與階級 第二章 車里擺夷之家庭與階級 第三章 車里宣慰使司之政治制度 第四章 婚姻制度與婚嫁儀式 第五章 家庭生活 第六章 生產(chǎn)習俗與教育制度 第七章 公共生活與娛樂 第八章 喪葬 16世紀車里宣慰使司與緬王室之禮聘往還 幾個云南藏緬語系土族的創(chuàng)世故事 文化理論及其應用 文化的本質(zhì) 文化的屬性 個人在文化中的參與 《西南邊疆社會》緒言 社會與文化之性質(zhì)及其研究方法 論邊政人員專門訓練之必需 書信 邢公畹致馮文潛函(1942年5月) 邢公畹致馮文潛函(1942年6月) 陶云逵致馮文潛函(1942年7月) 陶云逵致馮文潛函(1942年8月) 黎國彬致陶云逵函(1942年8月) 黎國彬致陶云逵函(1942年8月) 楊成志致陶云逵函(1943年9月) 陳夢家致陶云逵函(1943年9月) 吳定良致羅常培函(1944年2月) 附錄一 陶云逵生平 附錄二 陶云逵論著目錄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