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地方歷史文化,志書是重要的、基本的史料,歷來為研究者所重視。據(jù)現(xiàn)存舊志記載,阜陽地方志書的縮纂是從宋元開始的,而明代的《正德穎州志》《嘉靖穎州志》則是目前可以看到的*早的兩部阜陽地方志書。《正德穎州志》曾經作為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由上海古籍書店據(jù)明代刻本影印出版;《嘉靖穎州志》是載入二十四史之一《明史》的阜陽地方志書。作為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xù)編,一九九〇年十二月由上海書店據(jù)明嘉靖刻本影印出版。目前,這兩部明代方志仍然是影響較大、傳播較廣、使用較多的兩部志書?!墩路f州志》由劉節(jié)于成化十四年(1478)編修。劉節(jié),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成化十三年(1477)由貢士同知穎州,“修清白陂、椒陂等堤,伐石筑東關水口,百廢俱舉,百姓賴之”(《康熙穎州志》),“條上撫按兩臺,于谷家莊增置縣治,業(yè)得請矣,會節(jié)卒,事寢”(《乾隆穎州府志》)?!胺f州舊有志書,其樸略不可觀”,“成化丁酉,二守劉公奉節(jié)來守是邦。朝作暮思,倦倦以淑人心,敦教化為務”,“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舉。公余遍閱載籍,稽諸遺老,參以舊聞,重加修輯”(儲珊《正德穎州志序》),劉節(jié)纂修《穎州志》成,成化;十一年(1485),病卒于官。該志本成于成化年問,因劉節(jié)宦囊清貧,在其去世之前,一直未能付印。直到書成三十三年,劉節(jié)去世二十六年后的正德六年(1511),始由其門人、時任浙江按察司愈事儲珊壽諸梓,因名《正德穎州志》。儲珊,字朝珍,穎州人,弘治二年(1489)舉人,弘洽十二年(1499)進士,初授清江(治今江西省樟樹市西南臨江鎮(zhèn))縣令,遷御史,巡按山東。因奏劾宦官劉瑾不法被貶。劉瑾伏誅,起官南京兵部主事、河南道監(jiān)察御史,擢升奉議大夫、浙江按察司僉事。儲珊在浙江任上,終于完成了恩師遺愿。《嘉靖穎州志》由呂景蒙主修,胡袞編次。嘉靖十五年(1536)書成,遂壽諸梓。呂景蒙,字希正,一字修飭,廣西象州人,貢士,弘治十二年(1499)監(jiān)察御史,左遷穎州添注判官(州判)。因鰻直不容于上官,嘉靖中貶謫穎州。后調任汲縣知縣、福州通判、南京大理寺評事,皆未赴任。晚年游學于哲學家湛甘泉之門,致力倡明理學。著述除《穎州志》之外,尚有《藏用集》《定性發(fā)蒙》《象郡學的》《柳州府志》等。他在穎州期間,倡辦學校,興修水利。為民解憂,深受百姓愛戴。胡袞,字褒之,鄱陽人,穎州儒學學正。嘉靖十二年(1533),由選貢任穎州學正,敬以律身,恕以訓士?!皶r纂修穎志,袞訂正之功居多”(《穎州府志》)。今觀其所作史論,不乏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