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文學
新時代的泰坦
——弗朗索瓦·拉伯雷《巨人傳》
一部反思“理性”的哲理小說
——《拉摩的侄兒》導讀
一部超越時代的現實主義小說
——司湯達的《紅與黑》
浪漫之殤
——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
一部富有寓言色彩的哲理小說
——巴爾扎克《驢皮記》導讀
科學時代的小說現代化實驗
——龔古爾兄弟的《熱曼妮·拉塞朵》
存在與歷史
——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敘事迷宮
——阿蘭·羅伯一格里耶的《橡皮》
審視被割裂的文明
——論勒克萊齊奧的《沙漠》
“海灘人”的哲思
——莫迪亞諾的《暗店街》
英國文學
永遠的理想國
——《鳥托邦》賞析
傳統(tǒng)與現代的雙重悲劇
——托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絲》
雙性話語的哥特經典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嘯山莊》
無限涌動的意識之流
——論弗吉尼亞·伍爾夫《海浪》
政治寓言小說的諷刺藝術
——喬治·奧威爾的《動物農場》
指環(huán)、劍與巫師
——《魔戒》系列意象研究
“魔杖”的反現代性思考
——論《哈利·波特》系列小說
德國文學
內心獨白的書信體小說
——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
俄國文學
靈魂深處的多重奏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與罰》賞析
圣愚文化的啟示
——從《安娜·卡列尼娜》噩夢中“鄉(xiāng)下人”形象說起
美國文學
偵探推理小說的范本
——愛倫·坡《失竊的信》賞析
想象的中國
——論賽珍珠的《大地》
隱藏的冰山
——海明威《弗朗西斯·麥康伯短暫的幸福生活》的蒙太奇敘事
后背上的那棵樹
——托妮·莫里森《寵兒》中的創(chuàng)傷書寫
瑞典文學
生態(tài)批評視域下的童話小說
——塞爾瑪·拉格洛夫的《騎鵝旅行記》
日本文學
日本自然主義文學扛鼎之作
——島崎藤村的《破戒》
無法探知的真相
——論《竹林中》的文本召喚結構
拉美文學
《小徑分岔的花園》的空間敘事解讀
魔幻·孤獨·循環(huán)
——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
加拿大文學
女性藝術家的成長
——艾麗絲·門羅的《你以為你是誰?》
吃與被吃的兩性悖論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可以吃的女人》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