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1章原子蒸氣中的慢光/1
1.1引言/1
1.2第一個慢光實驗/2
1.3電磁感應透明/3
1.4二能級系統(tǒng)/7
1.5色散管理/9
1.6結束語/11
第2章半導體中的慢光和快光/15
2.1引言/15
2.2基于量子阱中相干布居振蕩的慢光/18
2.3基于量子點中相干布居振蕩的慢光/23
2.4基于量子點中相干布居振蕩的室溫工作慢光/27
2.5基于增益區(qū)中相干布居振蕩和四波混頻的快光和慢光/32
2.6基于自旋相干的慢光方案/35
2.7總結/39
第3章光波導中的慢光/44
3.1基于受激散射的慢光/45
3.2相干布居振蕩/55
3.3空芯光纖中的電磁感應透明/58
3.4波長變換和色散/62
3.5結論/66
慢光科學與應用
目錄
第4章光子晶體波導中的慢光/73
4.1引言/73
4.2光子晶體如何產生慢光/75
4.3線性相互作用的增強/80
4.4腔和慢光波導的比較/81
4.5損耗/87
4.6耦合/89
4.7結論/91
第5章周期耦合諧振器結構/95
5.1引言/95
5.2一般描述/96
5.3駐波諧振器/101
5.4一些實際考慮/107
5.5實驗進展/111
5.6結論/115
第6章諧振器慢光:新結構、應用與權衡/122
6.1引言/122
6.2作為延遲線的垂直耦合諧振器光波導/124
6.3諧振器鏈中的干涉/129
6.4諧振器穩(wěn)定的振蕩器/131
6.5系統(tǒng)中具有離散頻譜的慢光/133
第7章無序光慢波結構:什么是慢光的速度/144
7.1引言:緊束縛光波導/144
7.2形式體系/149
7.3解的譜:一般原則/151
7.4耦合矩陣的特殊形式/152
7.5無序模型和ρ(ω)的計算/154
7.6無序結構中慢光的速度/158
7.7場的局域化/163
7.8總結/168
第8章窄帶拉曼輔助光纖參量放大器中的慢光和快光傳輸/179
8.1引言/179
8.2理論模型/181
8.3實驗結果/197
第9章用受激布里淵散射實現(xiàn)慢光和快光
——一種高度靈活的方法/209
9.1單色光泵浦/211
9.2調制泵浦/219
9.3多泵浦/224
第10章非線性慢波結構/233
10.1慢波結構的基本原理/234
10.2非線性相位調制/238
10.3自相位調制和色散/241
10.4交叉相位調制/246
10.5非線性頻譜響應/249
10.6四波混頻/251
10.7調制不穩(wěn)定性/258
第11章慢光帶隙孤子/267
11.1引言/267
11.2背景知識/268
11.3實驗/274
11.4討論和結論/279
第12章慢光介質中的相干控制與非線性波混頻/283
12.1引言/283
12.2基于慢光的非線性波混頻/293
第13章半導體量子阱和光學微諧振器中的光停止和光存儲/308
13.1引言/308
13.2線性光學響應/310
13.3能帶結構/317
13.4布拉格間隔多量子阱中的光停止和光存儲/323
13.5結論/327
第14章通過耦合諧振器的動態(tài)調諧使光停止/331
14.1引言/331
14.2理論/332
14.3實驗進展/340
14.4展望和結束語/342
第15章慢光方案中的帶寬限制/349
15.1引言/349
15.2原子諧振/351
15.3光子諧振/355
15.4雙諧振原子慢光結構/355
15.5雙諧振光子慢光結構——級聯(lián)光柵/358
15.6可調諧雙諧振原子慢光結構——電磁感應透明/363
15.7耦合光子諧振器結構/369
15.8非線性光子慢光器件的色散限制/374
15.9結論/378
第16章基于慢光可調諧光延遲線的可重構信號處理/383
16.1引言/383
16.2基于慢光的可調諧延遲線/385
16.3相位保持的慢光/395
16.4信號處理應用/401
16.5總結/408
第17章用于分組交換的慢光緩存器/418
17.1引言/418
17.2分組交換機結構/419
17.3緩存器/421
17.4結論/438
第18章慢光在相控陣雷達波束控制中的應用/442
18.1引言/442
18.2雷達系統(tǒng)背景/445
18.3移相器波束成形中的斜視/447
18.4實時延遲波束成形要求/450
18.5總結/456
中英文術語對照/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