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年中,《班門》各板塊的結構一仍其舊,分“門?內”“門”“門?外”。以“門”為界,門內,向大師致敬、取經、學藝;門,是作品,是被大師加持的“手藝”,是“匠心營造”;門外,是后生的操練、游歷、體驗。不論是營造,是設計,都是以人的尺度進行的,不論多么宏大的作品,最終是要走向人的生活中去,而我們的文章,將更加關照生活、關注日常。在文章編排過程中,我們期望能在這個結構中發(fā)掘出一種時間的維度,“門內”是回憶,是歷史的一角;“門”的作品,則是歷經時光釀造的出產的“好酒”;“門外”則清晰地將藝術、設計、生活美學的線索引至當下乃至未來。2017年一期的主題是“方”。我們講述一座方形城市的造法,也講述一枚郵票的故事;我們說西方教堂呈現的形狀,也揣摩東方漢字演變的歷程;我們嚴肅地探討當代藝術的問題,也帶你領略時尚先鋒香奈兒的建筑品位;我們品味方正的老北京城門之美,也看看現代建筑史上“方盒子”建筑的神韻;我們帶你從古老建筑的天井深入徽州商人的歷史,也從觀察一道筆觸開始,解剖中國畫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