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信息化的高速發(fā)展,網絡化學習交流的模式逐漸盛行?!夺t(yī)學細胞平臺》正是在這樣的背景和形勢下誕生的新型學習平臺。平臺運行3年來已經積累了近千例**病例。王福斌、林慧君、馮曉主編的《特殊血液病分析100例(醫(yī)學細胞平臺病例薈萃)》精選了其中100個有代表性的**病例,包含典型圖片427張。書中圖片未作特別說明的均為瑞特-吉姆薩混合染色。為方便基層單位同志交流和學習,本書部分采用了從目鏡中直接拍攝的圖片,目的有二— —一是為基層單位提供簡單快捷的拍攝圖片方式,以便其在工作中遇到疑難病例時,可以用手機直接拍攝并通過平臺進行在線求助,及時解決問題;二是為了方便觀察不同拍攝方式下的細胞形態(tài),使讀者加深對這些細胞的認識。病例的編寫改變傳統(tǒng)的以理論為主的撰寫模式,而是采用案例敘述形式,按照“簡要病史”“相關檢查”“典型圖片”“討論”“分析”“ 診斷”的線索編排,猶如講故事一般,順藤摸瓜,將整個病例的結果逐一展現(xiàn)。為了*好地體現(xiàn)診斷的過程,平臺交流病例時采用一邊討論一邊上傳相關檢驗、檢查資料的形式,層層深入,逐步揭開疾病的神秘面紗。因此,書中節(jié)選的討論發(fā)言很多是在資料不全的情況下提出的,目的是給讀者提供多維度的診斷思路;此外,討論部分代表不同基層不同人員的思維過程,故能夠使不同層次的讀者感受到該書的價值。當然所有的案例都經過了專家們的熱烈討論,并得到了確診。內容的書寫基于專業(yè)知識,而又不完全拘泥于專業(yè)范疇,增加了一些敘述內容,使讀者在輕松的氛圍下閱讀。另外本書還有一個特色,書中有專門章節(jié)對罕見病進行歸類編寫,如HIV感染引起的血液系統(tǒng)異常表現(xiàn)、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患者的特殊骨髓象等,都是非常難得的寶貴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