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載繁華夢/經典書香·中國古典世情小說叢書》以廣東海關庫書周庸佑20年間從發(fā)跡到敗逃的遭遇為題材,是一部描寫真人真事之作。作品圍繞對主人公二十載繁華終成一夢的敘寫,展開了對清王朝末期上自朝廷、下至民間廣闊的社會生活的描繪,把以貪贓枉法、賣官鬻爵、尋花問柳、攜妓納妾為全部生活內容的整個官場的齷齪腐朽和盤托至讀者面前,使人看到清王朝的不可救藥,尖銳地批判了晚清的現實社會?!敦ポd繁華夢/經典書香·中國古典世情小說叢書》的作者對清末官場的腐敗有深刻的認識,認為“挽腐敗而使之昌明”,或者“在行政的體系中造成一個根本的改變,局部的和逐步的改革都是無望的”,所以就在小說中,通過人物的命運的變化,盡情地揭露了當時官場之黑暗腐敗,以警醒世人。小說中的周庸佑,本是個吏員,沒讀過書,卻照樣做大官,真是“官場當比商場弄,利路都從仕路謀”,做官與做生意已別無二致!而且為了使官爵之獲取,顯得名正言順,有錢人還會用錢直接購買科舉功名。周庸韋占就用二萬兩銀子,為自己才十二三歲的兒子捐了一個舉人回來。小說還描寫了兩廣總督為籌備賠款款項,而對廣東人民、廣東鄉(xiāng)宦大紳進行了驚心動魄的敲詐勒索。如**回寫張總督查辦廣東海關庫書,“敲詐富戶,幫助軍糧”,使得傅成棄家而逃;第十回寫“張大帥因中法在諒山的戰(zhàn)事,自講和之后,這賠款六百萬由廣東交出,此事雖隔數年,為因當日挪移這筆款,故今日廣東的財政,十分支絀,專憑敲詐富戶”。這可以看出中法戰(zhàn)爭的災難之深重。小說作者的思想意圖,就是為了表達對國勢衰敗、外族入侵的悲憤,以喚醒國民的愛國主義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