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點穴療法入門知識(1)
一、初識點穴療法(1)
(一)點穴療法的起源與發(fā)展(1)
(二)點穴療法的特點(3)
(三)點穴療法的作用原理(4)
(四)點穴療法的適應證與禁忌證(7)
(五)點穴療法的治療工具(9)
(六)點穴療法的補瀉(9)
(七)點穴療法的注意事項(10)
二、點穴手法(11)
(一)基本手法(12)
(二)輔助手法(20)
三、點穴手法的練習(25)
(一)抓空練習(26)
(二)實物練習(26)
(三)自身練習(26)
四、點穴時常用的體位(27)
(一)仰靠坐位(27)
(二)俯伏坐位(27)
(三)臥位(29)
第二章按壓療法入門知識(31)
一、初識按壓療法(31)
(一)按壓療法的起源與發(fā)展(31)
(二)按壓療法的特點(32)
(三)按壓療法的作用原理(34)
(四)按壓療法的適應證與禁忌證(36)
(五)按壓療法的補瀉(38)
(六)按壓療法的注意事項(38)
(七)按壓不良反應的處理方法(39)
二、按壓手法(41)
(一)基本手法(41)
(二)輔助手法(48)
三、按壓療法的基本操作方法(58)
(一)拇指按壓法(58)
(二)其他手指按壓法(60)
(三)手指重疊按壓法(61)
(四)手掌按壓法(62)
(五)肘按壓法(63)
(六)代指按壓法(63)
四、身體各部位的基本按壓方法(65)
(一)頭面部(65)
(二)頸肩部(69)
(三)上肢手部(73)
(四)腰背臀部(77)
(五)胸腹部(80)
(六)下肢足部(82)
第三章點穴按壓與經絡穴位(86)
一、經絡(86)
(一)經絡的概念(86)
(二)經絡系統(tǒng)的組成(87)
(三)經絡的作用(87)
二、腧穴(91)
(一)腧穴的概念(91)
(二)腧穴的分類(92)
(三)腧穴的作用(93)
(四)腧穴的取穴方法(94)
三、點穴按壓常用穴位(104)
(一)手太陰肺經常用穴位(104)
(二)手陽明大腸經常用穴位(107)
(三)手少陰心經常用穴位(113)
(四)手太陽小腸經常用穴位(116)
(五)手厥陰心包經常用穴位(121)
(六)手少陽三焦經常用穴位(124)
(七)足陽明胃經常用穴位(129)
(八)足太陰脾經常用穴位(139)
(九)足太陽膀胱經常用穴位(145)
(十)足少陰腎經常用穴位(160)
(十一)足少陽膽經常用穴位(167)
(十二)足厥陰肝經常用穴位(177)
(十三)督脈常用穴位(181)
(十四)任脈常用穴位(187)
(十五)經外奇穴常用穴位(193)
第四章內科常見病的點穴按壓療法(199)
一、感冒(199)
二、咳嗽(203)
三、支氣管炎(208)
四、哮喘(211)
五、胃痛(216)
六、慢性胃炎(219)
七、腹脹(223)
八、腹痛(225)
九、嘔吐(227)
十、呃逆(229)
十一、腹瀉(234)
十二、便秘(237)
十三、中暑(240)
十四、神經衰弱(242)
十五、頭痛(245)
十六、失眠(247)
十七、三叉神經痛(250)
十八、肋間神經痛(252)
十九、眩暈(254)
二十、冠心病(257)
第五章外科常見病的點穴按壓療法(261)
一、頸椎病(261)
二、肩周炎(265)
三、落枕(268)
四、腰肌勞損(271)
五、腰椎間盤突出癥(276)
六、腕部疼痛(280)
七、膝關節(jié)痛(281)
八、足跟痛(283)
九、踝關節(jié)扭挫傷(285)
十、坐骨神經痛(287)
第六章婦科常見病的點穴按壓療法(291)
一、痛經(291)
二、月經不調(294)
三、閉經(296)
四、子宮脫垂(299)
五、乳腺炎(302)
六、妊娠嘔吐(304)
七、產后腹痛(307)
第七章兒科常見病的點穴按壓療法(310)
一、小兒感冒(310)
二、小兒發(fā)熱(313)
三、小兒咳嗽(315)
四、小兒遺尿(317)
五、小兒夜啼(320)
六、小兒厭食(321)
七、小兒消化不良(323)
第八章泌尿及生殖系統(tǒng)常見病的點穴按壓療法(326)
一、泌尿系統(tǒng)感染(326)
二、前列腺炎(328)
三、遺精(331)
四、陽痿(334)
第九章五官科常見病的點穴按壓療法(340)
一、近視(340)
二、耳鳴(343)
三、慢性鼻炎(346)
四、牙痛(349)
五、慢性咽炎(351)
六、扁桃體炎(354)
第十章點穴按壓自我保健(357)
一、頭面部保健法(357)
(一)面部保健法(357)
(二)眼部保健法(361)
(三)耳部保健法(364)
(四)咽部保健法(368)
二、身體保健法(371)
(一)頸肩保健法(371)
(二)胸部保健法(375)
(三)腹部保健法(376)
(四)腰部保健法(379)
(五)上肢部保健法(382)
(六)下肢部保健法(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