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論
第2章 汽車道路譜獲取與等效重構
2.1 汽車道路譜測試
2.1.1 激光路面斷面檢測系統
2.1.2 路面不平度測量
2.2 實測路面高程數據處理
2.2.1 試驗數據預處理
2.2.2 去除趨勢項
2.2.3 濾波去噪
2.2.4 實測路面的功率譜密度分析
2.3 汽車道路譜等效重構
2.3.1 AR模型原理
2.3.2 實測路面等效重構
2.3.3 重構精度分析
2.4 道路譜重構系統開發(fā)
2.4.1 系統開發(fā)原理及流程
2.4.2 軟件的主要功能及實現
第3章 汽車道路譜垂向傳遞機理分析
3.1 車路垂向耦合動力學系統建模
3.1.1 道路模型建立
3.1.2 車輛動力學建模
3.1.3 耦合作用輪胎模型建立
3.1.4 車路垂向耦合動力學建模
3.2 車路耦合系統模型參數識別
3.2.1 輪胎動力學參數識別
3.2.2 懸架動力學參數確定
3.3 動態(tài)路面不平度獲取
3.3.1 路面垂向動態(tài)位移解析求解
3.3.2 仿真參數確定
3.3.3 動態(tài)路面垂向位移仿真分析
3.3.4 動態(tài)路面不平度特性分析
3.4 路面不平度傳遞參數仿真分析
3.4.1 加速度仿真分析
3.4.2 車輪動載荷仿真分析
3.5 虛擬道路譜的應用
3.5.1 前懸架模型創(chuàng)建
3.5.2 轉向系模型創(chuàng)建
3.5.3 后懸架模型創(chuàng)建
3.5.4 FTire輪胎模型創(chuàng)建
3.5.5 整車模型創(chuàng)建
3.5.6 平順性仿真分析
3.5.7 操縱穩(wěn)定性仿真分析
第4章 汽車道路譜激勵垂向傳遞動力學參數實車驗證
4.1 試驗準備
4.2 試驗過程及說明
4.3 試驗數據獲取
4.4 試驗結果分析
4.4.1 加速度與位移參數驗證
4.4.2 動力學傳遞特性分析
第5章 汽車道路譜在車輛結構疲勞損傷分析中的應用
5.1 車輛結構的有限元分析
5.1.1 車輛結構三維模型建立
5.1.2 有限元分析結果
5.1.3 應力測試位置
5.2 車輛結構載荷測試
5.2.1 應變測試
5.2.2 標定
5.2.3 載荷譜信號處理及分析
5.2.4 三向應變花的最大主應力計算
5.3 載荷譜編制
5.3.1 雨流計數法
5.3.2 雨流計數結果
5.3.3 載荷譜統計分布的假設檢驗
5.4 疲勞積累損傷分析與壽命預估
5.4.1 疲勞積累損傷理論
5.4.2 測點載荷的零均值轉化
5.4.3 結構應力集中修正
5.4.4 車輛結構疲勞損傷分析
5.4.5 不同路面不平度引起疲勞損傷的表示方法
5.4.6 車輛結構疲勞壽命預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