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工程計算無師自通AutoCAD中文版建筑設計

無師自通AutoCAD中文版建筑設計

無師自通AutoCAD中文版建筑設計

定 價:¥69.80

作 者: 張秀 著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編程語言與程序設計 計算機?網絡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5466341 出版時間: 2017-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86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以AutoCAD 2014中文版為平臺,通過“知識點+實例+疑難解答+經驗分享”的形式全面地、循序漸進地介紹AutoCAD建筑繪圖的方法和技巧。本書共16章,第1~5章介紹建筑設計的基礎知識,包括繪圖環(huán)境與繪圖命令、輔助功能與坐標輸入、點與線、編輯線圖元以及繪制二維圖形;第6~7章介紹建筑設計的進階知識,包括編輯、管理二維圖形及圖層、特性與查詢;第8~10章介紹建筑設計的提高知識,包括應用設計資源與創(chuàng)建特殊圖形、標注尺寸及文字注釋;第11章介紹建筑設計的打印輸出;第12章介紹建筑設計的知識,包括三視圖的繪圖原理以及建筑設計圖的繪圖規(guī)范;第13~16章是綜合實例,包括繪制建筑平面圖、繪制建筑立面圖、繪制建筑剖面圖及繪制建筑結構圖。本書配套一張DVD光盤,其主要內容有:長達22小時共307集的與書內容同步的高清自學視頻,幫助讀者有效提高實戰(zhàn)能力;長達3小時共51集的難點教學視頻,幫助讀者快速解決學習及設計過程中的疑難問題;書中所有案例的素材文件、圖塊文件和效果文件,方便讀者學習本書內容。本書適合所有AutoCAD用戶閱讀,尤其適合零基礎的建筑設計讀者自學。同時,也可作為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張秀,甘肅酒泉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研究領域有計算機輔助設計,電子技術,EDA技術及應用,傳感與檢測技術等,獲國家應用型專利2項。

圖書目錄

第1章|建筑設計必備基礎知識——繪圖環(huán)境與繪圖命令 001
1.1 認識繪圖環(huán)境——4種工作空間 002
1.1.1 “草圖與注釋”工作空間 003
1.1.2 “三維基礎”工作空間 003
1.1.3 “三維建模”工作空間 005
1.1.4 “AutoCAD經典”工作空間 006
1.2 初學者的首選——“AutoCAD經典”工作空間詳解 007
1.2.1 標題欄 007
1.2.2 菜單欄 008
1.2.3 工具欄 008
1.2.4 繪圖區(qū)與十字光標 009
1.2.5 命令行 010
1.2.6 狀態(tài)欄 011
1.3 打造便捷的繪圖環(huán)境——系統(tǒng)設置 011
1.3.1 設置界面背景顏色 012
1.3.2 設置十字光標大小 013
1.3.3 “另存為”設置 014
1.3.4 疑難解答——如何將文件保存為其他格式的文件 014
1.3.5 “自動保存”設置 015
1.3.6 “文件打開”設置 015
1.4 繪圖的基本技能——文件的基本操作 016
1.4.1 新建繪圖文件 016
1.4.2 疑難解答——“樣板”文件與“無樣本”文件的區(qū)別 017
1.4.3 疑難解答——“公制”與“英制”的區(qū)別 017
1.4.4 “保存”與“另存”圖形文件 018
1.4.5 疑難解答——如何選擇圖形文件的存儲格式 018
1.4.6 打開圖形文件 018
1.5 查看圖形的利器——縮放與調整視圖 018
1.5.1 縮放視圖 019
1.5.2 恢復與平移視圖 020
1.6 繪圖的首要操作——啟動繪圖命令 021
1.6.1 最簡單的啟動方法——單擊工具按鈕啟動繪圖命令 021
1.6.2 最復雜的啟動方法——輸入命令表達式啟動繪圖命令 022
1.6.3 疑難解答——如何知道各命令的命令表達式 022
1.6.4 最快捷的啟動方法——使用快捷鍵啟動繪圖命令 023
1.6.5 最傳統(tǒng)的啟動方法——執(zhí)行菜單啟動繪圖命令 023
1.7 繪制簡單圖形——直線 024
1.7.1 繪制長度為100mm的水平直線 024
1.7.2 實例——使用直線繪制邊長為100mm的矩形 025
1.7.3 疑難解答——不啟用【正交】功能可以繪制水平或垂直的直線嗎 025
1.7.4 疑難解答——坐標輸入中的“@”符號的作用 026
1.8 綜合自測 026
1.8.1 軟件知識檢驗——選擇題 026
1.8.2 操作技能入門——切換工作空間 027
|第2章|建筑設計的基本技能——輔助功能與坐標輸入 028
2.1 最常用的繪圖輔助功能——自動捕捉 029
2.1.1 設置捕捉模式——【草圖設置】對話框 030
2.1.2 “端點”捕捉——繪制圖線 030
2.1.3 “中點”捕捉——繪制中點連線 031
2.1.4 “圓心”與“象限點”捕捉——繪制圓半徑 032
2.1.5 “切點”捕捉——繪制圓的切線 032
2.1.6 “交點”捕捉——繪制矩形對角線 033
2.1.7 “延長線”捕捉——在矩形右側繪制長度為100mm的直線 034
2.1.8 “垂足”捕捉——繪制矩形對角線的垂線 035
2.1.9 “平行線”捕捉——繪制矩形對角線的平行線 036
2.1.10 “最近點”捕捉 036
2.1.11 疑難解答——設置捕捉模式后為何不能捕捉 037
2.1.12 疑難解答——設置捕捉模式后為何不能正確捕捉 038
2.2 不可不用的輔助功能——臨時捕捉與其他捕捉功能 038
2.2.1 啟用“臨時捕捉”功能繪圖——繪制矩形對角線 039
2.2.2 “自”功能——在矩形內部繪制另一個矩形 039
2.2.3 “兩點之間的中點”——以兩個圓心之間的中點作為圓心繪制另一個圓 040
2.3 可選用的輔助功能——對象追蹤 041
2.3.1 【正交】功能——使用直線繪制矩形 041
2.3.2 極軸追蹤——繪制長度為100mm的30°角的線段 042
2.3.3 疑難解答——系統(tǒng)預設的極軸角度不能滿足繪圖需要時該怎么辦 042
2.3.4 疑難解答——如何取消新建的增量角的使用 042
2.3.5 實例——繪制邊長為120mm的等邊三角形 043
2.3.6 疑難解答——為何實際操作與設置的極軸角度不符 044
2.3.7 自動捕捉的輔助功能——對象捕捉追蹤 044
2.4 繪圖基礎——坐標輸入 044
2.4.1 坐標輸入的依據——認識坐標系 045
2.4.2  輸入點的絕對坐標值——絕對坐標輸入 046
2.4.3 疑難解答——關于絕對極坐標參數輸入的疑問 047
2.4.4 輸入點的相對坐標值——相對坐標輸入 048
2.4.5 坐標輸入的另一種方式——動態(tài)輸入 049
2.5 綜合實例——繪制建筑設計圖中的標高符號 050
2.6 綜合自測 052
2.6.1 軟件知識檢驗——選擇題 052
2.6.2 操作技能入門——繪制雙扇立面窗 052
|第3章|建筑設計中的簡單圖元——點與線 053
3.1 建筑設計中的特殊圖元——點 054
3.1.1 繪制點前的準備工作——設置點樣式 054
3.1.2 單點——繪制單個點 055
3.1.3 多點——繪制多個點 055
3.1.4 定數等分——按照段數等分圖 055
3.1.5 定距等分——按照距離等分圖線 056
3.1.6 疑難解答——【定數等分】與【定距等分】的區(qū)別 057
3.1.7 實例——布置吊頂圖裝飾燈具 058
3.2 建筑設計中的輔助線——構造線 060
3.2.1 繪制水平、垂直構造線 060
3.2.2 疑難解答——繪制水平或垂直構造線的其他方法 061
3.2.3 “距離”偏移創(chuàng)建構造線 061
3.2.4 “通過”偏移創(chuàng)建構造線 061
3.2.5 繪制特定角度的構造線 062
3.2.6 疑難解答——繪制特定角度構造線的其他方法 063
3.2.7 繪制“二等分”構造線 063
3.3 建筑設計中的主要圖線——多段線 063
3.3.1 繪制由直線段組成的多段線 064
3.3.2 疑難解答——“指定下一點”指的是什么 064
3.3.3 繪制由圓弧和直線組成的多段線 065
3.3.4 繪制具有寬度的多段線 066
3.3.5 實例——繪制箭頭 066
3.3.6 實例——繪制沙發(fā)平面圖 067
3.4 建筑設計中的特殊圖線——多線 069
3.4.1 繪制多線 069
3.4.2 設置多線樣式 070
3.4.3 多線的“比例”與“對正” 071
3.4.4 實例——繪制立面柜 072
3.5 編輯多線 073
3.5.1 編輯十字相交的多線 073
3.5.2 編輯T形相交的多線 074
3.5.3 角點結合 075
3.5.4 疑難解答——編輯多線時,選擇順序對編輯結果有沒有影響 075
3.6 綜合實例——繪制建筑墻體平面圖 076
3.6.1 繪圖思路與流程 076
3.6.2 新建墻線和窗線樣式 076
3.6.3 繪制墻線 077
3.6.4 繪制窗線 079
3.6.5 繪制陽臺線 081
3.7  綜合自測 083
3.7.1 軟件知識檢驗——選擇題 083
3.7.2 操作技能入門——繪制立面窗戶 083
|第4章|建筑設計入門——編輯線圖元 084
4.1 編輯對象的第一步——選擇 085
4.1.1 選擇的兩種模式——編輯模式與非編輯模式 085
4.1.2 選擇單個對象——點選 086
4.1.3 疑難解答——使用“點選”方式能否選擇多個對象 086
4.1.4 選擇多個對象——窗口選擇 087
4.1.5 選擇多個對象——窗交選擇 087
4.1.6 疑難解答——“窗口選擇”與“窗交選擇”的區(qū)別 088
4.2  偏移線圖元 088
4.2.1 “距離”偏移 089
4.2.2 疑難解答——多次偏移時,如何設置偏移距離 090
4.2.3 “通過”偏移 091
4.2.4 “圖層”偏移 092
4.2.5 疑難解答——偏移時圖層設置錯誤該如何補救 092
4.2.6 “刪除”偏移 093
4.3 修剪線圖元 093
4.3.1 修剪圖線的首要條件——圖線相交 094
4.3.2 修剪實際相交的圖線 094
4.3.3 疑難解答——如何使用修剪邊界 095
4.3.4 疑難解答——鼠標單擊的位置對修剪結果有什么影響 096
4.3.5 延伸修剪 096
4.4 打斷線圖元 097
4.4.1 打斷——從圖線中刪除部分線段 097
4.4.2 疑難解答——如何在圖線的中間位置刪除一段圖線 098
4.4.3 疑難解答——操作中常用到的【自】的作用是什么 098
4.5 延伸與拉長線圖元 099
4.5.1 通過延伸使兩條圖線相交 100
4.5.2 通過延伸使一條圖線與另一條圖線的延伸線相交 100
4.5.3 “增量”拉長 102
4.5.4 “百分數”拉長 102
4.5.5 “全部”拉長 103
4.5.6 “動態(tài)”拉長 103
4.6 綜合實例——繪制建筑平面圖 104
4.6.1 繪制建筑墻體軸線圖 104
4.6.2 完善建筑墻體軸線圖 106
4.6.3 在建筑墻體軸線圖上創(chuàng)建門洞和窗洞 107
4.6.4 在建筑墻體軸線圖上繪制墻線 109
4.6.5 編輯建筑平面圖主次墻線 109
4.6.6 繪制建筑平面圖窗線與陽臺 110
4.7 綜合自測 113
4.7.1 軟件知識檢驗——選擇題 113
4.7.2 操作技能入門——繪制樓梯平面圖 114
|第5章|建筑設計中的基本 圖元——二維圖形 115
5.1 圓 116
5.1.1 系統(tǒng)默認的畫圓方式——半徑、直徑方式 116
5.1.2 “三點”方式畫圓 117
5.1.3 “兩點”方式畫圓 118
5.1.4 疑難解答——“兩點”方式與直徑方式的共同點與區(qū)別 118
5.1.5 “切點、切點、半徑”方式畫圓 119
5.1.6 “切點、切點、切點”方式畫圓 120
5.1.7 疑難解答——“三點”方式與“相切、相切、相切”方式的區(qū)別120
5.2 矩形 120
5.2.1 默認方式繪制矩形 121
5.2.2 “面積”方式繪制矩形 121
5.2.3 “尺寸”方式繪制矩形 122
5.2.4 繪制倒角矩形 122
5.2.5 繪制圓角矩形 123
5.2.6 實例——繪制矮柜立面圖 123
5.3 多邊形 123
5.3.1 “內接于圓”方式繪制多邊形 124
5.3.2 “外切于圓”方式繪制多邊形 125
5.3.3 疑難解答——“內接于圓”與“外切于圓”有什么不同 125
5.3.4 “邊方式”繪制多邊形 126
5.4 橢圓 126
5.4.1 “軸端點”方式繪制橢圓 127
5.4.2 疑難解答——半軸與短軸尺寸的區(qū)別 127
5.4.3 “中心點”方式繪制橢圓 128
5.4.4 疑難解答——長軸與短軸的參數如何設置 128
5.4.5 繪制橢圓弧 128
5.5 圓弧 129
5.5.1 “三點”方式畫弧 129
5.5.2 “起點、圓心”方式畫弧 129
5.5.3 “起點、端點”方式畫弧 130
5.5.4 “圓心、起點”方式畫弧 131
5.6 綜合實例——繪制建筑構件132
5.6.1 繪制平面椅子 132
5.6.2 繪制木門立面圖 133
5.6.3 繪制馬桶平面圖 135
5.6.4 繪制洗手盆平面圖 138
5.7 綜合自測 140
5.7.1 軟件知識檢驗——選擇題 140
5.7.2 操作技能入門——繪制立面窗 140
5.7.3 操作技能提升——繪制櫥柜門立面圖 141
|第6章|建筑設計進階——編輯二維圖形 142
6.1 復制 143
6.1.1 復制圖形 143
6.1.2 通過復制創(chuàng)建等距排列的多個對象 144
6.1.3 疑難解答——為何輸入參數與實際復制距離不符 145
6.1.4 疑難解答——基點的位置對復制結果的影響 145
6.1.5 陣列復制 145
6.2 移動與刪除 146
6.2.1 移動圖形對象 146
6.2.2 刪除圖形對象 147
6.3 旋轉 147
6.3.1 旋轉圖形 148
6.3.2 旋轉復制 148
6.3.3 參照旋轉 149
6.3.4 實例——布置室內平面椅 149
6.4 鏡像 152
6.4.1 鏡像圖形 152
6.4.2 疑難解答——鏡像軸對鏡像結果有何影響 153
6.4.3“刪除”鏡像 153
6.4.4 實例——創(chuàng)建對稱結構的建筑平面圖 154
6.5 陣列 154
6.5.1 矩形陣列 155
6.5.2 疑難解答——如何設置“矩形陣列”中的參數 156
6.5.3 極軸陣列 156
6.5.4 疑難解答——“填充角度”對陣列效果有何影響 157
6.5.5 疑難解答——為什么陣列對象會重疊?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 157
6.5.6 沿路徑定數等分創(chuàng)建陣列對象 158
6.5.7 疑難解答——如何避免路徑陣列中出現(xiàn)的隨意效果 159
6.5.8 沿路徑定距等分創(chuàng)建陣列對象 159
6.5.9 實例 ——快速布置拱形橋欄桿 160
6.6 縮放 161
6.6.1 比例縮放 162
6.6.2 參照縮放 162
6.6.3 縮放復制 163
6.6.4 疑難解答——能否通過參照縮放來復制圖形 163
6.7 拉伸 164
6.7.1 拉伸圖形 164
6.7.2 疑難解答——拉伸對象時能否使用“點選”方式選擇對象 165
6.7.3 實例——創(chuàng)建雙人沙發(fā) 165
6.8 倒角與圓角 166
6.8.1 倒角 167
6.8.2 圓角 169
6.9 綜合實例——繪制多功能廳室內布置圖 170
6.9.1 繪制多功能廳墻體圖 170
6.9.2 繪制多功能廳布置圖 174
6.10 綜合自測 177
6.10.1 軟件知識檢驗——選擇題 177
6.10.2 操作技能入門——繪制電視柜立面圖 178
|第7章|建筑設計圖的規(guī)劃管理與編輯——圖層、特性與查詢 179
7.1 新建、刪除與命名圖層 180
7.1.1 了解圖層在建筑設計中的作用 180
7.1.2 新建圖層 182
7.1.3 命名圖層 183
7.1.4 刪除圖層 183
7.1.5 實例——新建建筑設計中常用的圖層 184
7.2 操作圖層 184
7.2.1 切換圖層 185
7.2.2 關閉、打開圖層 185
7.2.3 凍結與解凍圖層 186
7.2.4 鎖定與解鎖圖層 187
7.3 設置圖層特性 188
7.3.1 設置圖層顏色特性 188
7.3.2 設置圖層的線型特性 189
7.3.3 設置圖層的線寬特性 190
7.3.4 實例——設置建筑設計中圖層的特性 191
7.4 圖層的特性過濾功能 192
7.4.1 使用“圖層特性過濾器”分組圖層 192
7.4.2 “圖層特性過濾器”的其他過濾功能 193
7.4.3 使用“圖層組過濾器”過濾圖層 194
7.5 使用圖層規(guī)劃管理圖形 195
7.5.1 使用【圖層匹配】命令管理圖層 195
7.5.2 更改為當前圖層 196
7.6 圖形特性與特性匹配 196
7.6.1 設置圖形特性 196
7.6.2 特性匹配 197
7.7 快速選擇 198
7.7.1 認識【快速選擇】對話框 198
7.7.2 實例——刪除別墅立面圖中的圖案填充與尺寸標注 200
7.8 綜合自測 201
7.8.1 軟件知識檢驗——選擇題 201
7.8.2 操作技能提升——規(guī)劃管理建筑平面圖 201|第9章|建筑設計圖的參數化——標注尺寸 237
|第8章|建筑設計技能提高——應用設計資源與創(chuàng)建特殊圖形 202
8.1 塊 203
8.1.1 創(chuàng)建內部塊資源 203
8.1.2 疑難解答——如何判斷一個圖形是否是“塊” 204
8.1.3 創(chuàng)建外部塊資源 205
8.1.4 疑難解答——能否將圖形直接創(chuàng)建為外部塊 205
8.1.5 應用塊資源 206
8.2 綜合實例——為建筑平面圖插入單開門 207
8.2.1 繪制單開門構件圖 207
8.2.2 創(chuàng)建“單開門”圖塊文件 209
8.2.3 插入“單開門”圖塊文件 210
8.3 屬性 212
8.3.1 定義屬性 212
8.3.2 修改屬性標記 213
8.3.3 定義屬性塊與修改屬性編號 214
8.3.4 編輯屬性塊 215
8.3.5 實例——標注別墅立面圖軸編號 216
8.4 查看、管理與共享圖形資源 216
8.4.1 認識【設計中心】窗口 216
8.4.2 在【設計中心】窗口查看圖塊資源 217
8.4.3 共享圖形資源 218
8.5 圖案填充 219
8.5.1 填充“預定義”圖案 220
8.5.2 認識“預定義”圖案與設置 220
8.5.3 填充“用戶定義”圖案 222
8.5.4 實例——填充建筑平面圖地面材質 223
8.5.5 填充“漸變色” 223
8.5.6 孤島檢測 224
8.6 夾點編輯 226
8.6.1 關于夾點編輯 226
8.6.2 通過夾點復制圖形 227
8.6.3 通過夾點移動圖形 227
8.6.4 通過夾點旋轉圖形 228
8.6.5 通過夾點旋轉復制圖形 228
8.6.6 通過夾點縮放圖形 229
8.6.7 通過夾點縮放復制圖形 229
8.6.8 通過夾點鏡像圖形 230
8.6.9 通過夾點鏡像復制圖形 230
8.7 綜合實例——繪制廣場地面拼花 231
8.7.1 繪制廣場地面拼花輪廓 232
8.7.2 填充廣場地面拼花圖 235
8.8 綜合自測 235
8.8.1 軟件知識檢驗——選擇題 235
8.8.2 操作技能入門——創(chuàng)建標高符號屬性塊 236
8.8.3 操作技能提升——在別墅立面圖中插入標高符號 236
9.1 關于尺寸標注 238
9.1.1 尺寸標注的具體內容 238
9.1.2 實例——標注矩形長度與寬度尺寸 239
9.2 設置尺寸標注樣式 239
9.2.1 新建標注樣式 240
9.2.2 設置“尺寸線”與“尺寸界線” 241
9.2.3 設置“符號和箭頭” 242
9.2.4 設置“文字” 243
9.2.5 設置“調整”內容 244
9.2.6 設置“主單位” 245
9.3 編輯標注樣式 246
9.3.1 設置當前標注樣式 247
9.3.2 修改標注樣式 247
9.3.3 替代標注樣式 248
9.3.4 疑難解答——“替代樣式”對當前樣式有何影響?如何刪除“替代樣式”248
9.4 “線性”標注 248
9.4.1 “線性”標注的方法 249
9.4.2 在尺寸標注中添加多行文字內容 250
9.4.3 手動輸入標注內容 251
9.4.4 設置標注文字的角度 251
9.4.5 疑難解答——“線性”標注應注意哪些問題 252
9.4.6 實例——標注建筑平面圖長度和寬度尺寸 252
9.5 “對齊”標注 253
9.5.1 “對齊”標注的方法 253
9.5.2 實例——標注建筑平面圖傾斜墻面的長度尺寸 253
9.6 “連續(xù)”標注 254
9.6.1 “連續(xù)”標注的方法 254
9.6.2 疑難解答——“連續(xù)”標注時,如何確定起始位置 255
9.6.3 疑難解答——圖形沒有基準尺寸時如何標注連續(xù)尺寸 255
9.6.4 實例——快速標注建筑平面圖的細部尺寸 256
9.7 “快速”標注 256
9.7.1 “快速”標注的方法 257
9.7.2 實例——快速標注建筑平面圖的基線尺寸 257
9.8 編輯標注 259
9.8.1 打斷標注 259
9.8.2 為尺寸標注添加特殊符號并修改標注內容 260
9.8.3 調整尺寸標注的間距 261
9.8.4 調整重疊的尺寸文字 262
9.9 綜合實例——標注建筑平面圖尺寸 263
9.9.1 標注建筑平面圖細部尺寸 263
9.9.2 標注建筑平面圖軸線尺寸 266
9.9.3 標注建筑平面圖總尺寸 268
9.10 綜合自測 268
9.10.1 軟件知識檢驗——選擇題 268
9.10.2 操作技能提升——標注建筑平面圖尺寸 269
|第10章|建筑設計圖的完善——標注文字注釋 270
10.1 文字注釋的內容與類型 271
10.1.1 文字注釋的內容 271
10.1.2 文字注釋的類型 272
10.2 文字樣式 273
10.2.1 新建并設置文字樣式 273
10.2.2 設置當前文字樣式 274
10.3 “單行文字”注釋 275
10.3.1 創(chuàng)建“單行文字”注釋 275
10.3.2 疑難解答——如何使用特定的文字樣式標注文字注釋 275
10.3.3 疑難解答——能否使用【單行文字】命令創(chuàng)建多行文字 276
10.3.4 疑難解答——如何設置“單行文字”的高度 276
10.3.5 疑難解答——【單行文字】命令中的【對正】選項的作用是什么 276
10.3.6 編輯單行文字 277
10.3.7 實例——標注建筑平面圖房間功能 278
10.4 “多行文字”注釋 279
10.4.1 創(chuàng)建“多行文字”注釋 279
10.4.2 【文字格式】編輯器詳解 280
10.4.3 編輯多行文字 282
10.5 信息查詢 283
10.5.1 查詢面積 284
10.5.2 實例——標注建筑平面圖房間面積 285
10.5.3 查詢距離 287
10.5.4 查詢半徑 287
10.5.5 查詢角度 288
10.5.6 列表查詢 288
10.6 “快速引線”注釋 289
10.6.1 創(chuàng)建“快速引線”注釋 289
10.6.2 “快速引線”的設置 290
10.6.3 實例——標注建筑平面圖地面材質 292
10.7 綜合實例——完善建筑平面圖 292
10.7.1 設置標注樣式 293
10.7.2 標注建筑平面圖細部尺寸 293
10.7.3 標注軸線尺寸與總尺寸 294
10.7.4 標注建筑平面圖墻體序號 295
10.7.5 標注建筑平面圖房間功能 296
10.7.6 標注建筑平面圖房間面積 296
10.7.7 標注建筑平面圖地面材質 297
10.8 綜合自測 297
10.8.1 軟件知識檢驗——選擇題 297
10.8.2 操作技能提升——標注別墅立面圖材質與軸線編號 297
|第11章|建筑設計的最后
環(huán)節(jié)——輸出 299
11.1 設置打印環(huán)境 300
11.1.1 添加繪圖儀 300
11.1.2 定義打印圖紙尺寸 301
11.1.3 添加打印樣式表 302
11.1.4 設置打印頁面 302
11.1.5 其他設置 303
11.2 打印輸出建筑設計圖 304
11.2.1 快速打印建筑立面圖 304
11.2.2 精確打印別墅立面圖 306
11.2.3 多視口打印別墅立面圖 309
|第12章|建筑設計必備知識 311
12.1 認識建筑設計中的三視圖 312
12.1.1 平面圖 312
12.1.2 立面圖 313
12.1.3 剖面圖 313
12.2 三視圖的繪圖原理與相互關系 314
12.2.1 三視圖的繪圖原理 314
12.2.2 三視圖的相互關系 314
12.3 建筑設計圖的繪圖規(guī)范 315
12.3.1 圖紙 315
12.3.2 標題欄與會簽欄 316
12.3.3 比例 316
12.3.4 圖線 316
12.3.5 定位軸線 317
12.3.6 尺寸、標高、圖名 317
12.3.7 字體與符號 318
12.3.8 索引符號和詳圖符號 318
12.3.9 指北針及風向頻率玫瑰圖 318
12.3.10 圖例及代號 318
12.4 建筑設計中的繪圖區(qū)域與單位設置 319
12.4.1 設置繪圖界限 319
12.4.2 疑難解答——為何設置繪圖界限后繪圖區(qū)沒有變化 319
12.4.3 疑難解答——是否只能在繪圖界限內繪圖 320
12.4.4 設置單位類型 321
12.4.5 設置精度與角度方向 322
12.5 綜合實例——制作建筑設計樣板文件 323
12.5.1 設置建筑樣板文件的繪圖環(huán)境 324
12.5.2 設置建筑樣板文件的圖層及其特性 324
12.5.3 設置建筑樣板文件的繪圖樣式 325
12.5.4 繪制建筑樣板文件的圖紙邊框 325
12.5.5 繪制建筑樣板文件中的常用符號 328
12.5.6 設置建筑樣板文件的頁面布局330
|第13章|綜合實例——繪制建筑平面圖 333
13.1 建筑平面圖的功能與圖示內容 334
13.2 繪制建筑平面圖的軸線網 336
13.3 繪制建筑平面圖的墻線 338
13.4 繪制建筑平面圖的建筑構件 338
13.5 標注建筑平面圖中的房間功能與面積 342
13.6 標注建筑平面圖的尺寸 342
13.7 標注建筑平面圖墻體序號 343
|第14章|綜合實例——繪制建筑立面圖 346
14.1 建筑立面圖的功能與圖示的內容 347
14.2 繪制1~2層建筑立面圖 349
14.3 繪制標準層建筑立面圖 353
14.4 繪制頂層建筑立面圖 354
14.5 標注建筑立面圖的文字注釋 357
14.6 標注建筑立面圖的尺寸 357
14.7 標注建筑立面圖的標高與墻體序號 359
|第15章|綜合實例——繪制建筑剖面圖 363
15.1 建筑剖面圖的功能與圖示的內容 364
15.2 繪制1~2層建筑剖面圖 364
15.3 繪制標準層建筑剖面圖 368
15.4 繪制頂層建筑剖面圖 370
15.5 標注建筑剖面圖的尺寸 375
15.6 標注建筑剖面圖的標高與墻體序號 376
|第16章|綜合實例——繪制建筑結構圖 378
16.1 關于建筑結構圖 379
16.2 繪制樓層結構平面布置圖 380
16.3 標注樓層結構平面布置圖的型號 383
16.4 標注樓層結構平面布置圖的尺寸與符號 384
|附錄|綜合自測參考答案 385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