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哲學陳晏清哲學文集 哲學教科書改革(第二卷 上)

陳晏清哲學文集 哲學教科書改革(第二卷 上)

陳晏清哲學文集 哲學教科書改革(第二卷 上)

定 價:¥90.00

作 者: 陳晏清
出版社: 南開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陳晏清哲學文集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10053568 出版時間: 2017-04-01 包裝:
開本: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十年“文化大革命”,無休無止、無限上綱且多是捕風捉影、顛倒黑白的“大批判”,搞亂了人們的思想,搞亂了理論。粉碎“四人幫”后,人們一時分不清真假馬克思主義,在哲學基本理論上幾乎所有的問題都有所爭論。這時候,就哲學教育來說,*急需的是編寫新的、正本清源的教科書。這無疑也是哲學教科書的改革。本卷收錄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修訂本(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就是適應這種需要而編寫的。1979年,教育部委托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編寫哲學專業(yè)教材,由肖前、李秀林、汪永祥主編。承蒙老師厚愛,我也被邀請參加《辯證唯物主義原理》的編寫。這給了我一個難得的學習和鍛煉的機會。1982年,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決定開設哲學課,聘請我做主講教師,這個《綱要》就是在《辯證唯物主義原理》的基礎上,作為“電大”教材由我獨自編寫的。“電大”也是大學,大學教材的學術水平不能降低。但因課時和遠距離教學方式的局限,內容應有所刪減,表述應更加通俗。這不是降低了要求,反而是增大了難度。據(jù)我多年使用教材的體會,教科書*重要的要求是準確和簡潔。“準確”就是給基本概念、原理提供一個標準的解釋,語言必須是規(guī)范化的專業(yè)語言,“簡潔”就是簡明、干凈、清晰?!毒V要》的編寫是按照這個要求去努力的?!毒V要》雖然仍是采用傳統(tǒng)哲學教科書的框架,但就當時中國的哲學狀況來說,在具體內容和敘述方式上也還有加以改革的很大余地。在此之前我對“四人幫”哲學的批判,對“唯意志論”和“斗爭哲學”的清理,都有一些研究成果可以且應當吸取和利用。例如批判“斗爭哲學”的理論成果,包括關于同一性的作用、同一性和斗爭性的相互制約特別是具體的同一性對于矛盾斗爭形式和界限的制約作用,關于同一性的范疇規(guī)定等,都應當寫進哲學教科書。為了便于充分地展開地闡述這些內容,我在參加《辯證唯物主義原理》的編寫時曾提出改變以往基本上按《矛盾論》的框架敘述“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的方式,并由我按照這個意見為該書改寫了這一章,《綱要》的這一章也還是這樣寫的。再如,吸取批判“四人幫”唯心論的階級斗爭觀的理論成果,劃清階級斗爭觀上歷史唯物論和歷史唯心論的界限,就構成了《綱要》第十三章即“階級、國家、革命”這一章的基本敘述線索。馬克思1852年致約·魏德邁的信中說的他對階級斗爭理論的三點新貢獻,特別是其中的第1點,即證明了“階級的存在僅僅同生產發(fā)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lián)系”,講的就是歷史唯物論的階級斗爭觀,它要求從社會的生產即物質資料生產方式的發(fā)展,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去說明階級的起源、階級關系的演變、階級斗爭的歷史作用及階級的消滅,等等。站在這個觀點的反面的,就是階級斗爭觀上的歷史唯心論,如“四人幫”的上層建筑決定論。這兩個例子是涉及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兩個*為重要的原理。

作者簡介

暫缺《陳晏清哲學文集 哲學教科書改革(第二卷 上)》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馬克思主義哲學綱要(修訂本)
緒論
節(jié)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tǒng)化的世界觀
第二節(jié) 哲學的基本問題
第三節(jié)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個完整嚴密的科學體系
章 世界的物質性
節(jié) 世界是物質的世界
第二節(jié) 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第三節(jié) 時間和空間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形式
第四節(jié) 辯證唯物論對世界物質統(tǒng)一性的論證
第二章 意識的起源、本質和作用
節(jié) 意識是物質高度發(fā)展的產物
第二節(jié) 意識是存在的反映
第三節(jié) 意識的能動作用
第三章 唯物辯證法是關于聯(lián)系和發(fā)展的科學
節(jié) 唯物辯證法是關于普遍聯(lián)系的科學
第二節(jié) 唯物辯證法是關于發(fā)展的科學
第三節(jié) 對立統(tǒng)一學說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第四章 質量互變規(guī)律
節(jié) 質、量、度
第二節(jié) 質和量的相互轉化
第三節(jié) 質量互變的客觀普遍性和質變量變的復雜性
第五章 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
節(jié)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
第二節(jié) 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
第三節(jié)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第六章 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
節(jié) 肯定和否定
第二節(jié) 否定之否定
第三節(jié) 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第七章 唯物辯證法諸范疇
節(jié) 原因和結果
第二節(jié) 必然性和偶然性
第三節(jié) 可能性和現(xiàn)實性
第四節(jié) 形式和內容
第五節(jié) 現(xiàn)象和本質
第八章 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是能動的反映論
節(jié) 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同唯心論的對立
第二節(jié) 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同不可知論的對立
第三節(jié) 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同舊唯物論的根本區(qū)別
第四節(jié) 辯證唯物論對認識主體和客體的規(guī)定
第九章 認識和實踐
節(jié) 辯證唯物論的實踐觀
第二節(jié) 實踐在認識中的決定作用
第三節(jié) 認識的辯證運動
……
相關論文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