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入了作者近20年來發(fā)表的16篇論作。一直以來,作者以理性與信仰的交錯開展為視角揭示中國哲學的演進歷程。其中,對孔孟原創(chuàng)儒學從“世間日常情感”出發(fā)奠基的在理性與信仰之間保持平衡與張力的國民性特質的探索,老莊原創(chuàng)道家從對現(xiàn)實與人生的徹底反省所體現(xiàn)的中國學人的批判意識的追尋,都有獨到的論述。尤為學界注意的是,在漢唐宇宙論論域,作者從認知方式、治國理念、價值取向等多個向度做出了肯定性評價,得以消解漢唐哲學的負面形象而恢復了漢唐哲學從內在心性走向天地宇宙的開拓意識與浪漫精神;在宋明本體論論域,作者另啟一系被稱之為“情本論—事本論”的思潮,借以弱化僅以“共相”為所尚的認知的與價值的取向而彰顯了社會俗世化變遷中個體性的情感生活的正當性訴求。這些,作為作者的獨立研究在本書里都有充分的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