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櫟類經營》在論述了我國櫟類資源的現狀、用途、地位和經營潛力的基礎上,提出了我國櫟類天然林的經營目標、資源分類、未來經營模式和經營技術,并系統(tǒng)地介紹了歐洲櫟類經營理念和技術體系?!稒殿惤洜I》還附有幾篇歐洲林學家們多次在華講座的PPT綜述,這些材料進一步體現了歐洲林學和櫟類經營理念。讀者通過《櫟類經營》,可以獲得有關櫟類經營的國內外新信息?!稒殿惤洜I》對于我國的櫟類資源管理,應當是有較大參考價值的。《櫟類經營》還體現了一個天然次生林經營的林學體系,其核心是矮林、中林、喬林的林型分類及其經營技術,以及低質天然次生林走向優(yōu)質森林是通過“轉變”途徑的林學概念。這是近三十年來我國林學的空白領域。這些理論都極為新穎,絕大多數讀者可能從未聽說過,但卻已存在和演化了200多年。是否說這是彌補了我國林學理論體系的一個缺陷,讀者自己思考?!稒殿惤洜I》還借由論述這個問題,提出了我國的森林資源建設應當由人工林思維進入天然林思維的新時代?!稒殿惤洜I》還就我國林業(yè)如何應對綠色發(fā)展時代需求,提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問題。這是一本談櫟類資源的書,也是一本談林學創(chuàng)新的書?!稒殿惤洜I》是一個多人團隊工作了幾年的結果,包括多位地方林業(yè)專家和官員,以及幾位著名歐洲林學家多次來華現場工作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