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珊珊,1981年生,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西南大學伊朗研究中心成員。對比較文學與翻譯文學、各國英語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等有較為系統(tǒng)的研究;主研過多項國際關系,中東歷史、地理、教育及婦女問題的級、省部級項目,曾在《世界民族》發(fā)表論文《簡論伊斯蘭革命以來伊朗婦女的就業(yè)狀況》等。 楊興禮,1951年生,重慶人文科技學院教授、西南大學教授。曾擔任中國中東學會第五屆、第六屆常務理事、中國非洲問題研究會第七屆理事、西南師大西亞研究所副所長、西南大學伊朗研究中心副主任、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公共管理系主任等職務,發(fā)表的專著主要有:《伊朗與美國關系研究》(2006)、《現(xiàn)代中國與伊朗關系》(2013)等。 冀開運,1966年4月17日生于陜西省洛南縣,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西南大學伊朗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中東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世界民族學會常務理事,獨著與合著10本著作,先后主持并完成10項和省級課題,發(fā)表論文73篇,其中在《世界歷史》《世界民族》《西亞非洲》等核心期刊發(fā)表論文20篇。 陳俊華,1973年生,博士后,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副教授,自然地理與教師教育系主任,西南大學伊朗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社會兼職包括中國中東學會理事、中國亞非學會理事、重慶市地理學會理事、重慶市教育學會地理教育委員會理事等。目前主要從事中東地緣政治與經濟、伊朗國別研究等領域的研究工作,主持主研社科基金項目3項,教育部十五重大項目子項目等10余項。已發(fā)表論文30余篇,副主編出版著作3部。 劉蘇,1983年生,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講師、西南大學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地理學思想史與馬克思主義空間哲學的研究。已出版著作《上海市嘉定區(qū)拾荒者地方認同研究》,譯著《戀地情結》,公開發(fā)表學術論文與書評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