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法學發(fā)展的“十字現(xiàn)象”
——以物權行為制度與《合同法》第51條為說明主體
一、引言
二、不采用物權行為制度的主要見解與本章對其之評釋
三、是否采用物權行為制度之案例比較分析,兼論《合同法》第51條規(guī)定之不當
四、意思主義下的物權變動模式學說探討
五、以法律經濟分析法,探究是否應采用物權行為制度
與《合同法》第51條規(guī)定之交易成本辨析
六、結論
第二章法人得否主張精神損害賠償?shù)脑偬剿?
——比較法上的觀察
一、大陸與臺灣地區(qū)有關法人不得主張精神損害賠償之司法解釋與學說爭議
二、精神損害賠償本質的辨析
三、精神損害賠償、非財產上損害與慰撫金的概念區(qū)分及制度選擇
四、結論
第三章法人的基本權利探索
——法人得否主張精神損害賠償?shù)膽椃ㄉ险撟C
一、引言
二、法人是否具有基本權利的比較法研究
三、法人基本權利的內容及法人得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shù)膽椃ɡ碚摶A
四、基本權利保障在私(民)法上的應用
五、結論
第四章《侵權責任法》第二條的立法模式檢討
——從比較法的觀點出發(fā)
一、侵權行為一般條款的基本問題——權利與利益的辨析
二、侵權行為法一般條款立法模式的功能——比較法研究
三、結論
第五章從法律視角談農村土地融資的相關問題與建議
一、前言
二、農民融資難的具體解決途徑
三、以農村土地融資的社會實踐現(xiàn)況與相關規(guī)定的完善建議
四、縣一級地方政府對開展農村土地融資應有的具體政策考慮
五、結論
第六章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范圍的再探索
一、引言
二、海南嶺南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與??谛氯A典當有限責任公司抵押借款合同糾紛再審案
三、限制土地承包經營權得抵押范圍之法規(guī)檢討
四、承包經營權抵押范圍擴大之可行性分析
五、結論
第七章農村土地、林木、農作物與相關權利主體的辨析
——兼論民事法律體系建構的反思
一、前言
二、相關民事權利主體所涉若干概念問題分析
三、相關民事權利客體問題所涉若干概念問題分析
四、民事法律體系建構的反思——代結語
第八章知識產權法律與國家發(fā)展政策的整合研究
一、前言
二、知識產權保護的前瞻與界限
三、知識產權法律效力與基本權保障的辯證關系及解決方式
四、結論——知識產權法制與政策的因應之道與展望
第九章兩岸民事判決的認可與執(zhí)行問題研究
一、前言
二、法律規(guī)定與實務現(xiàn)狀
三、問題焦點與分歧探討
四、期待模式與未來展望
第十章清代涉臺官式文書析要
一、序言
二、清代官式文書之源流及其釋義
三、清初三朝奏折選錄
四、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