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1947年,馮友蘭先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擔任客座教授,講授中國哲學史,其英文講稿經過整理后編寫成《中國哲學簡史》,于1948年由美國麥克米倫公司出版。此書一出,便立即成為西方人快速了解和學習中國哲學的選;其后又有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日文等諸多譯本出版。幾十年來,這部專著一直是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等諸多世界名校中國哲學課程的通用教材,可謂享譽世界。1985年,涂又光先生首先將此書譯成中文,廣大中國讀者才得以與這部優(yōu)秀的哲學史著作見面。21世紀初,在新的研究背景下,趙復三先生對涂譯中的一些譯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遂重新翻譯了此書,譯文更加準確、通俗地傳達了作者的原著精神。《中國哲學簡史》將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融會貫通,在有限的二十余萬字中,融入了對中國幾千年傳統(tǒng)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方面的深刻理解,以開闊的視野對中國哲學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其敘述語言簡明生動,又耐人尋思,真正做到了“內行不覺無味,外行不覺難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