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文學文學理論古典文學與目錄學綜論

古典文學與目錄學綜論

古典文學與目錄學綜論

定 價:¥108.00

作 者: 何新文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何新文自選集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16197127 出版時間: 2017-02-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6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何新文自選集:古典文學與目錄學綜論》收錄的文章包括四組:一組主要涉及古代文學目錄學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問題;二組圍繞先秦文史典籍《春秋左傳》及《周易》《晏子春秋》的文學價值進行論述;三組涉及兩漢及魏晉南北朝辭賦作品;四組是有關(guān)當代學人論著或?qū)W術(shù)成就的評述。

作者簡介

  何新文,1982年畢業(yè)于華中師范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F(xiàn)為湖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兼任中國屈原學會常務(wù)理事、全國賦學會副會長。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規(guī)劃基金、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直接資助等項目。著有《中國賦論史稿》《辭賦散論》《(左傳)人物論稿》《中國文學目錄學通論》,以及《中國賦論史》(合著)、《歷代賦話校證》(合校)、《見星廬賦話校證》(合校)等,發(fā)表《賦家之心苞括宇宙——論漢賦以“大”為美》《關(guān)于(左傳)的人物評論》《從“辭賦不分”到“以賦論賦”》等百余篇學術(shù)論文。學術(shù)成果先后多次獲湖北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及湖北省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三等獎。

圖書目錄

目錄、方法與宏觀思考
說“通”
——《中國文學目錄學通論·引言》
從目錄學的角度探論“不歌而誦謂之賦”
——馬積高先生《賦史》關(guān)于賦體論述的啟示
從《詩賦略》到《文集錄》
——論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目錄的發(fā)展
“集部”的確立與“文類”的產(chǎn)生
——論隋唐宋代文學目錄的發(fā)展變化
論洪邁與朱熹對《高唐》《神女》賦評價的差異
——兼及宋玉辭賦批評標準與方法的把握
考據(jù)·比較·綜合
——聞一多古典文學研究方法述議
文士的“不遇”與文學中的“士不遇”主題
《春秋》經(jīng)傳與先秦文史研究
人的發(fā)現(xiàn)與文的新變
——春秋時代文學藝術(shù)略論
《左傳》的寫人藝術(shù)
關(guān)于《左傳》的人物評論
《春秋經(jīng)傳類對賦》與《左傳》的傳播
試論《春秋公羊傳》的“賢賢”思想
從文學史的角度略談《易經(jīng)》卦爻辭
想起晏嬰不更新宅
晏子的幽默與齊人風尚
從《史懷》看鐘惺的經(jīng)世治國思想
——以評《左傳》及《史記》《漢書》為重心
辭賦及賦話賦論研究
賦家之心 苞括宇宙
——論漢賦以“大”為美
略論賦在漢代的傳播及其對作賦的影響
班固的“賦頌”理論及其《兩都賦》“頌漢”的賦史意義
“人何世而弗新,世何人之能故”
——魏晉南北朝辭賦中的生命主題
從“辭賦不分”到“以賦論賦”
——古代賦文體論述的發(fā)展趨勢及當代啟示
論賦話的淵源及其演進
清談與賦談
——從《世說新語》看兩晉士人的辭賦評論
唐代賦論概觀
雖不適中,要以為賢
——論蘇軾對屈原的接受
論劉塤《隱居通議》“古賦”選評的賦學意義
從詩學的角度切人
——評朱光潛《詩論》中的賦論
新世紀十年:古代賦學研究的繁榮與趨向
序跋與評述
童心的空間在這里拓寬
——《幼兒看圖讀神話》序
《中國賦論史稿》后記
《唐代律賦考論》序
《中古賦論研究》序
《湖北大學學報》“辭賦研究”專欄開欄語
難忘曇華林
——懷念我的導(dǎo)師石聲淮先生
為“弘揚民族優(yōu)秀文化”命筆
——張國光先生先秦文史研究的啟示
愿學術(shù)之樹長青、生命之樹長青
——齊洲兄從教五十周年感言
中國文學史著作宋玉書寫的新收獲
——讀方銘主編《中國文學史》之《宋玉及戰(zhàn)國賦體文學》
輯佚視角下的唐宋《春秋》學研究
——讀黃覺弘教授《唐宋(春秋)佚著研究》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
——讀徐志嘯教授的《簡明中國賦學史》
附錄 何新文主要著述目錄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