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專著是在水利部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項目(201301039)《變化環(huán)境下貴州旱災形成機理及管理信息系統(tǒng)》支撐下完成的,基于自然地理、氣象、水文要素、人類活動等進行貴州旱災孕災環(huán)境主要影響因子識別,對貴州旱災風險進行審視、判斷,以SPEI作為研究區(qū)干旱指標識別方法的分析結果與史料進行了一致性探討,提出了基于趨勢分析的非一致性旱災損失頻率分析方法。以旱災風險管理為切入點,基于信息擴散理論,開展了貴州干旱災害風險評估,建立了干旱災害風險指數(shù)和作物產量相關模型;基于作物缺水率建立的改進多元集對模糊干旱災害預測、預警模型不僅適用于作物生育期以及年尺度的預測,且彌補了氣象干旱分析不考慮水利工程抗旱效益的弊端。同時,本書構建的貴州省干旱災害風險管理框架,對于完善區(qū)域干旱災害風險管理體系具有重要參考價值;開發(fā)的貴州旱災綜合管理信息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貴州旱災綜合智能化管理,為貴州旱災管理實現(xiàn)由被動抗旱向主動抗旱轉變,提供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