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外交、國際關系世界歷史中的國際體系:國際關系研究的再構建

世界歷史中的國際體系:國際關系研究的再構建

世界歷史中的國際體系:國際關系研究的再構建

定 價:¥48.00

作 者: (英)巴里·布贊,理查德·利特爾
出版社: 世界知識出版社
叢編項: 英國學派譯叢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01250073 出版時間: 2015-12-01 包裝:
開本: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世界歷史中的國際體系(國際關系研究的再構建)/英國學派譯叢》闡釋的是在6萬年的時間里,人類如何從分散的采集群發(fā)展成為今天高度一體化的全球性國際政治經(jīng)濟體的歷史。《世界歷史中的國際體系(國際關系研究的再構建)/英國學派譯叢》追溯了范圍為廣泛的經(jīng)濟、社會和軍事一政治國際體系的演繹,以及這些體系與部落、城邦、帝國和現(xiàn)代國家這些人類組織形式之間的相互作用。布贊和利特爾把諸種主流國際關系理論與世界歷史視角相結合,次從一種國際關系的視角講述了6萬年的世界歷史,對現(xiàn)有無論是理論上還是歷史上的國際體系思想提供了為全面的闡釋。他們對作為一個學科的國際關系學進行了尖銳的批評,認為其歐洲中心主義觀念、狹隘的歷史視角和理論上的破碎,使其無論在跨學科影響方面,還是在對過去與未來進行思考的能力上,幾乎都已經(jīng)失去了任何價值、《世界歷史中的國際體系(國際關系研究的再構建)/英國學派譯叢》對重鑄國際關系學,并將其置于一個廣闊的視野,進行了有力的論證,展示出其核心概念是如何可以經(jīng)受時間跨度的考驗,并為國關系學提出了一個新的理論議程。

作者簡介

  巴里•布贊 國際知名學者、英國科學院院士、倫敦經(jīng)濟學院國際關系學教授、哥本哈根和平與沖突研究所歐洲安全項目主任。英國學派的“領軍人物”,西方學術界安全研究的“泰斗”,國際關系學界的“大師級人物”,在英國和國際學術界享有盛譽。其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安全的概念和地區(qū)安全、國際關系史、史前時期以來國際體系的演變和國際關系理論。理查德•利特爾 國際知名學者、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國際政治學教授、英國國際關系學會主席。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關系理論及其方法研究和世界關系史。劉德斌 吉林大學公共外交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妒穼W集刊》主編,中共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當代國際政治》課題組首席專家,教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國際關系史》課題組首席專家,中國國際關系學會副會長,中國世界現(xiàn)代史研究會副理事長,教育部歷史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評審組(世界歷史)專家。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關系理論與國際關系史。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部分 國際體系、世界歷史和國際關系理論
第1章 體系、歷史、理論和國際關系研究
1.欠完備的國際體系概念
2.國際關系學研究的變遷
3.世界歷史
4.為什么“國際體系”的稱謂更可?。?br />5.結論
第2章 爭論中的諸種國際體系概念
1.辛格與國際體系的行為主義概念
2.沃爾茨與國際體系的新現(xiàn)實主義概念
3.溫特和國際體系的構建主義概念
4.理論的多元論和國際體系概念
5.結論
第3章 世界歷史的體系思想
1.科學和哲學的世界歷史
2.世界歷史研究的不同方法
3.結論
第4章 本書的理論工具庫
1.分析層次
2.分析部門
3.解釋源
4.結論
第5章 確立國際體系的標準
1.定義的第一層面問題
2.定義的第二層面問題
3.工具庫的應用:理論與歷史的結合
第二部分 世界歷史中的前國際體系
第二部分導言
第6章 前國際體系的起源
1.前國際體系的理論意義
2.單位
3.互動能力
4.過程
5.結構
6.結論
第7章 前國際體系向國際體系的轉變
1.單位
2.互動能力
3.過程
4.結構
第二部分結論
第三部分 古代和古典世界多重國際體系的興起與聯(lián)系
第三部分導言
第8章 新型單位:古代和古典世界的主要行為體——城邦、帝國和蠻族
1.城邦和帝國
2.游牧部落和游牧帝國
3.結論
第9章 古代和古典時代國際體系的互動能力
1.交通和通信的物質(zhì)技術
2.交通和通信的社會技術
3.結論
第10章 古代和古典時代國際體系過程
1.軍事一政治過程
2.經(jīng)濟過程
3.社會過程
4.環(huán)境過程
5.結論
第11章 古代和古典時代國際體系結構
1.軍事一政治過程
2.經(jīng)濟結構
3.社會結構
4.結論
第三部分結論
第四部分 全球性國際體系的建立和演變
第四部分導言
第12章 現(xiàn)代國際體系的單位
1.導言
2.歐洲與現(xiàn)代國家的興起
3.現(xiàn)代國家的演變
4.現(xiàn)代國家的擴展和舊式單位的消亡
5.非國家單位的發(fā)展
6.結論
第13章 現(xiàn)代國際體系的互動能力
1.導言
2.物質(zhì)技術
3.社會技術
4.結論
第14章 現(xiàn)代國際體系的過程
1.導言
2.軍事一政治過程
3.經(jīng)濟過程
4.社會過程
5.環(huán)境過程
6.結論
第15章 現(xiàn)代國際體系的結構
1.導言
2.軍事一政治結構
3.經(jīng)濟結構
4.社會結構
5.結論
第四部分結論
第五部分 推測、評價、反思
第五部分導言
第16章 展望:一個后現(xiàn)代國際體系?
1.導言
2.規(guī)模
3.互動能力
4.過程
5.單位
6.結構
7.結論、
第17章 世界歷史對國際關系理論的啟示
1.國際體系
2.單位
3.互動能力
4.過程
5.結構
6.結論
第18章 國際關系理論對世界歷史的啟示
1.歷史分期與世界歷史
2.歷史分期與國際關系理論
3.爭論中的世界歷史分期的不同方法
4.源自本書框架的世界歷史年表
第19章 幾點反思
1.世界歷史與國際體系
2.弱勢國際體系與強勢國際體系
3.一個終點與一個開端
參考文獻
詞匯表
索引
縮略語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