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中華文化的原初經典——《論語》
一、《論語》是中國人的圣經001
二、什么樣的人讀《論語》005
三、在經典中感受人生的真實——怎樣讀《論語》 012
第二講:圣者的平凡生命——走近孔子的實際人生
一、商湯王后代孔子的家世018
二、在貧弊的生活中歷練成長021
三、周游列國的苦辣酸甜026
四、歸鄉(xiāng)講學030
第三講:“仁”——《論語》的核心概念
何謂之“仁”
一、仁如一團和氣033
二、通往“仁”的途徑——你親近仁德,仁德就走向你041
三、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把握生命的厚度 043
四、妨礙成就仁德的“三賊”和“六蔽” 046
妨礙成德的“三賊”046
干擾成德的“六蔽”059
君子小人
一、如何判斷君子和小人060
一般意義上的君子和小人060
道德意義上的君子和小人061
君子儒與小人儒的分野067
二、文質彬彬然后君子070
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群而結黨072
四、君子與超越之仁的距離076
五、君子的三畏與三戒078
第四講:不拘一格——私學的創(chuàng)立與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結束教育貴族壟斷的私學之路081
二、指向倫理化的教育目標092
三、不拘一格育人才——切實而靈動的教育方法 099
因材施教100
舉一反三100
學思相濟102
四、孔子的詩教和樂教104
(一)《詩》中有德亦有識106
(二)音樂的感化——盡美矣,又盡善也114
五、孔門弟子述略124
六、題外話:有關尊敬師長和教育孩子143
(一)子女的孝道來源于父母的尊嚴143
(二)要給孩子以正確的愛145
(三)蘇母教子的啟示146
(四)教育者要對自身的尊嚴負責147
第五講: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孔子政治思想對現代的啟示
一、人道主義的政治目標:節(jié)用而愛人150
二、兩個典型案例所表達的德、刑關系162
三、施政過程:以德化人而不陷功利不求速成170
(一)恭、寬、信、敏、惠170
(二)無欲速,無見小利171
(三)為政不只做官一途171
(四)仕與學的關系172
(五)尊五美,屏四惡172
四、綿延不絕的仁愛政治關懷——孔子政治思想的后世續(xù)響175
第六講:生生之德——領悟孔子的生活智慧
一、感戴天地的生生之德:畏天即敬己216
二、孝的要義:“色難”不是諂媚,“無違”亦非茍順217
三、忠君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221
四、尊師,在重道223
五、什么樣的人,交什么樣的朋友226
后記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