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序
前 言
第一章 愛默生——思想的解放者
一、美國的清教影響……唯一神教運動
二、愛默生對加爾文教的批判……他對宗教的嶄新理解……他對教會的全面反叛
三、“唯一的罪就是限制”……愛默生主張變革但反對訴諸武力
四、人是觀念的囚徒……觀念革命的突破口……馬丁?路德的“因信稱義”……清教的“信仰之約”……愛默生的“自立”
第二章 一個基督徒轉向東方異教
一、東方是個異教世界……借鑒異國文化的妙處……愛默生的觀念革命促使他轉向東方尋求靈感……“超靈”的概念
二、愛默生對中國的了解……為什么傳教士選擇儒家……愛默生和中國古典
三、東方思想中是什么吸引了愛默生……宇宙的一致性與整體性……精神性與超驗性……綜合型與直覺型的思維…… “靜”……東西方思想的強與弱
第三章 孔子的古老智慧
一、人本主義……“天”與“命”……愛默生對人倫部分毫無興趣
二、政治的道德化……仁政……“道”與“德”……愛默生引孔孟論“改革”
三、性善論……基督教的性惡論與孟子的性善論……人的可完善性是愛默生“自立”說的關鍵概念……愛默生推崇“君子”……他對“鄉(xiāng)愿”的理解……“浩然之氣”與“超靈”
四、治學……“學而優(yōu)則仕”……愛默生心目中的學者是“世界的眼睛和心靈”……儒學的內容……“君子不器”……教與學……學與用……學與思……“孔子,民族的光榮”
第四章 中國情結——徘徊于現代之門
一、愛默生早年對中國的批判……“中國是她自己的紀念碑”……反感的原因……19世紀西方思想家對中國的評價
二、中國在衰落……天朝不再能獨自繼續(xù)它的周期……為什么中國進入現代如此困難重重……“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中西文化的撞擊……貿易觀與磕頭……因循守舊……改革也許救得了中國,但救不了清王朝……除了西方的標準,并無其他現代化的標準……中國是否能自發(fā)進入現代
三、中國通常在分裂時才有思想自由……儒家為什么能投合一切王朝的統(tǒng)治者……儒學四大部分中包含的消極面
四、孔子與愛默生:古代與現代……儒家的思維方式……自今返古……自上而下……絕對化……愛默生針鋒相對的觀念
第五章 個人主義在現代思維中的意義
一、 個人主義是西方文化發(fā)展到近代的產物……個人主義在美國獲得積極意義……杰斐遜……杰克遜……托克維爾論“正確理解的自利”……愛默生的超驗主義個人主義
二、 中國強調上尊下卑的傳統(tǒng)文化中不會產生個人主義……無“私”焉有“公”……東西方對人的生命的態(tài)度……制度與國民性……個人主義在中國
三、 個人主義過時了嗎……民主的根子就是“尊重你自己”……對個人主義的憂慮……平民以個人主義對抗專制與特權……個人與社會……“世界上最光輝最宏偉的事業(yè)就是使個人站立起來”
附錄一 愛默生年表
附錄二 主要人名譯名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