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孫子兵法》雖然被譽為兵經,但不是一部簡單的兵書,而是一部競爭制勝的理論指南,也是一部人生旅途的智慧寶典,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本書積極引入新理論新方法,力求以其全新的思路來梳理問題、答疑解難。對十三篇的主題思想、理論內涵、結構規(guī)律、話語模式、表達方法等予以深入淺出的闡釋。以為廣大讀者提供一部入門向導。
一、本事篇
《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大約生活于春秋末期。激越變化的時代風云為其帶來哪些思想洗禮?中華文化豐收的沃土又如何陶冶了他的傳奇人生?——《本事篇》對孫子生平著述予以簡介,并以此開始我們的問答之旅……
二、解疑篇
人們常說讀懂《孫子兵法》不容易,那么究竟難在哪兒?——是語法修辭費解,還是疑難語詞難通?是對軍事內容不熟悉,還是思想深奧難理解?這些都不無道理,但也都不是主要問題。其主要問題有三:一是理論框架,二是篇章結構,三是幾種特殊的表達方式。十三篇解讀疑難重重,大多與此有關。不得不予以認真的考察研究。
三、結構篇
長期以來,由于體裁誤認而忽視了結構分析,并由此而造成一些誤讀。那么,十三篇結構都有哪些突出特點?其結構研究有何價值意義?——《結構篇》集中對其結構特點進行分析,以為大家提供一套獨特的尋寶路線圖。
四、釋讀篇(上)
從《釋讀篇》開始解讀各篇主旨和思想內容。上卷包括《計篇》、《作戰(zhàn)篇》、《謀攻篇》和《形篇》,主要講高層的戰(zhàn)略決策、戰(zhàn)略資源的整合投入、戰(zhàn)爭謀劃和戰(zhàn)略部署等問題。
五、釋讀篇(中)
《釋讀篇》中卷研究戰(zhàn)局的中觀調控,包括《勢篇》、《虛實篇》、《軍爭篇》、《九變篇》和《行軍篇》。主要探討軍事勢能、避實擊虛、指揮的機變、心理戰(zhàn)法、行軍駐防和軍政管理等內容。
六、釋讀篇(下)
《釋讀篇》下卷講戰(zhàn)爭操作,包括《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和《用間篇》。主要講臨戰(zhàn)決策、戰(zhàn)局控制、火攻技術、停戰(zhàn)條件以及間諜使用和情報處理等問
七、思想篇
《孫子兵法》主要講軍事,但也廣泛涉及政治、經濟、思想、外交、管理、信息等不同領域,《思想篇》選其精華部分予以綜合解說,并對其思維方式和科學精神進行了初步探討。
八、應用篇
《孫子兵法》雖然是一部講軍事理論的著作,但也在不同領域得到了實際應用。那么,為什么一部古老的兵書可以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人們又如何將其運用于各自不同的領域?——本篇選取一些經典案例加以簡介,以供參考。
九、傳承篇
《孫子兵法》具有厚重的文化內涵,這是其賴以成就的基礎,也是能廣為流傳的條件。——《傳承篇》對其版本文獻、文化淵源、流傳影響以及研究趨勢等予以簡介,以開闊大家的理論視野。
問答細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