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地方史志刺桐城

刺桐城

刺桐城

定 價:¥82.00

作 者: 王銘銘 著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108059628 出版時間: 2018-04-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549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以濱海城市泉州為對象,考察了其從公元三世紀北方漢人南下入閩的初期階段,到1949年之間一部漫長的區(qū)域史和城市發(fā)展史,實為一部內容豐瞻的“泉州傳”。作者用歷史人類學的方法,綜合了地方文史研究、施堅雅的經濟空間理論及克拉克的區(qū)域網絡史分析,對泉州城的興起、成熟、興盛和衰落,做了線索性的宏觀鋪陳,并重點分析了泉州在宋元時代文化多元主義影響下的迅速發(fā)展和商貿繁盛,以及明清以來在本土主義意識形態(tài)及西方帝國主義勢力的雙重壓力下出現(xiàn)的權力、經濟與文化的轉型。 作者意在通過自下而上地敘述一個地方的歷史轉型,一方面揭示域外與本土交錯關系下泉州的“古今之變”,說明其演變過程是在家庭、地方社會、國家與更大空間范圍中的世界之間互動的歷史產物;另一方面借助歷史學和人類學的辯證,對主流的進化史觀、民族國家敘事和世界史敘事提出不同的看法,從而為反思支配歷史敘述的觀念形態(tài)開辟了一條新的路徑。

作者簡介

  王銘銘,人類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學術領域涉及城市儀式時空研究、鄉(xiāng)村民族志、歷史人類學、物論、民族學、中國西方論、比較神話學、社會理論等。著有《草根卡里斯瑪》(2002)、《西學“中國化”的歷史困境》(2005)、《心與物游》(2006)、《中間圈:“藏彝走廊”與人類學的再構思》(2008)、《帝國與地方世界》(2009)、《人生史與人類學》(2010)、《超*“新戰(zhàn)國”:吳文藻、費孝通的中華民族理論》(2012)、《西方作為他者——論中國“西方學”的譜系與意義》(英文版,2014)/《超社會體系:文明與中國》(2016)等。

圖書目錄

再版自序
致謝

1. 引論
經驗與反思
歷史、文化與權力
敘述的框架

2. 歷史的場景
建制沿革
人口規(guī)模的變遷
區(qū)域發(fā)展周期
城市空間的變動

3. 邊陲世界的拓殖
邊陲的拓殖
“朝代周期”的空隙
宋元地方政府與商業(yè)社會
文化多元時代
新世界的發(fā)現(xiàn)

4. 海禁的綏靖實質
明清時期的海禁政策
絕對主義統(tǒng)治
內部監(jiān)控體系的早熟

5. 正統(tǒng)的空間擴張
理學與文化一元化
城市空間的象征營造
官方正統(tǒng)祠、廟、壇的儀式組合

6. 風水傳說的真相
風水傳說中的抗爭
海上商盜勢力的發(fā)展
飄流于海外的平民

7. 民間儀式的秩序
正統(tǒng)符號的異端潛勢
民間化的天、神、鬼與祖先
鋪境宮廟及其祀神
神誕、普度與分類械斗
民間劇場、善書與簽詩

8. 近代文化的浪擊
從傳教到鴉片戰(zhàn)爭
經濟與文化的變遷
秘密社團的抵抗運動
清末政治、經濟與社會

9. 亂世亡靈的超度
對于幽魂的恐懼
“承天萬緣普度”的發(fā)起
赦牌與地方社會的整體動員
立壇與豎幡
承天寺的七旬儀式
游魂的回歸
跨世紀的危機

10. 文化邊疆的革命
民族主義的興起
1911—1927年的區(qū)域性動態(tài)
平權主義與北伐戰(zhàn)爭
黨爭、民軍與“閩變”
從聯(lián)合抗戰(zhàn)到內戰(zhàn)

11. 現(xiàn)代性的文化政治
“海上異端”的回歸
老城的拆除
“迷信”與現(xiàn)代性文化政治

12. 結語
經濟\\政治\\文化
有批判意味的歷史
民間文化的見解
文化與歷史

引文與注釋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