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問:“何謂舍棄”
當你手捧此書之時,我有個請求:接下來的這些問題,請你問一下自己。
因為,所有這些問題都是我執(zhí)筆此書之時反復詢問自己的問題。并且我相信,思考這些問題將會為你的生活帶來巨大變化。
日復一日重復生活與生存的我們。
或者應該說為了生存而日復一日重復生活著的我們。
究竟是為了經營生活而生存,還是為了生存而經營著生活?
究竟是因為有了日常生活才有人生,還是因為人生的存在而出現了日常生活?
“我究竟是更意識到哪一方從而經營著自己的日常生活?我究竟是更意識到哪一方從而進行著我的人生之旅呢?”
我這樣問自己。
在我得到自己的答案之前,我注意到這樣一個問題:
“人,只要處于日常生活之中便從不曾想去探討、質詢人生。人,若要探討質詢人生,其日常生活轉瞬之間便失去了色彩。”
怎么樣?
因此,我們總是回避日常與人生這一問題。
因此,我們總是守著這一答案遠遠地觀望。
但是,我們卻知道:
日常與人生根本不可能分離。
是的,日常與人生密不可分。
倘若如此,我們就嘗試著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人生吧。
我問自己的第二個問題是:
“若要讓日常過得悠然舒適,應該做些什么?”
是啊,日常過得悠然舒適,人生也會變得舒暢快樂。
舒服的日子,舒暢的生活,舒適的日常。
這會讓人生充滿快樂。
倘若如此,那么日常舒適之源究竟在何處呢?
然后,自問的第三個問題就是:
“悠然舒適的生活從何獲?。俊?
生活中,因為有什么或者沒有什么而變得心情舒暢?因為得到或者失去什么而變得心情沉悶呢?
因為“擁有”而獲得或失去的某種心情。
因為“失去”而獲得或失去的某種心情。
有和無,好與壞,互相交織。
如果擁有兩種視角,從兩個相反的位置與方向尋求,自然而然地就能找到答案。
一味追求“擁有”的我們,會意識到:
也有因為“失去”而帶來的悠然舒適生活。
所以,嘗試著去舍棄吧。
舍棄那些妨礙我們舒適生活的物品。
舍棄那些把我們的人生越弄越復雜的事情。
如此一來,人生便處于悠然舒適的簡單生活之中。
“舍棄”,就是逐漸意識到:因為“沒有”和“失去”而獲得的好心情要遠遠大于因為“擁有”和“得到”而帶來的好心情。
山下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