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考據推演與真相還原的態(tài)度解讀頗具爭議的唐朝開國故事,解碼鮮為人知的唐朝開國史料,解密被后世誤解誤讀的唐史事實。 本書從貞觀九年唐高祖李淵臨去世前倒述開來,講述了隋朝末年國家動蕩,各股割據勢力蜂擁而起逐鹿中原的故事。故事以大唐王朝的締造者李淵為核心,以其與各方豪強勢力在爭斗中此消彼長的較量為半徑展開敘述。從并州風云至太原起兵,從東征屈突通到西敗薛舉,從瓦解李密的瓦崗軍一直到決戰(zhàn)虎牢關,其間以頗多筆墨對風云人物如雄主竇建德、勁敵王世充、猛將尉遲敬德、名臣魏征、太子建成、世子元吉等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摹寫。 作品以戰(zhàn)爭講述和人物描寫雙規(guī)并行,典籍史料引介與考古遺跡發(fā)掘互為佐證,以嚴謹的考據、周密的推演講述了諸多被大家誤解誤讀的歷史史實,如所謂的“晉陽宮逼宮”事件之始末,如“十三棍僧救唐王”之史實真相,以及對其中各路人馬之間犬牙交錯的利益牽扯,各方勢力之間變幻不定的矛盾沖突的梳理,對從豪強爭霸戰(zhàn)爭到王朝建立之后,緣何會出現兄弟蕭墻的“玄武門事變”的解讀。上述頗具爭議的歷史疑點在于賡哲教授條分縷析的講述中逐一浮出水面,變得具體而清晰。 本書以流暢精煉、詼諧自如的敘述風格對隋末唐初的人物、事件及其間的各種關系條分縷析地耙梳與解讀,以無限接近歷史真相的態(tài)度為讀者客觀再現了波譎云詭又真實飽滿的唐朝開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