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第1章 UG鈑金設計基礎 1
1.1 UG鈑金設計模式 1
1.1.1 創(chuàng)建新文件 1
1.1.2 鈑金首選項 2
1.2 突出塊 2
1.2.1 底數特征 2
1.2.2 次要特征 3
1.3 折彎類 4
1.3.1 彎邊 4
1.3.2 折彎類 8
1.3.3 二次折彎 11
1.3.4 輪廓彎邊 13
1.3.5 折邊彎邊 15
1.4 沖孔 18
1.4.1 凹坑 18
1.4.2 百葉窗 20
1.4.3 沖壓除料 21
1.4.4 筋 23
1.4.5 實體沖壓 24
1.4.6 加固板 25
第2章 簡單鈑金零件設計 28
2.1 端蓋 28
2.1.1 創(chuàng)建新文件 28
2.1.2 鈑金首選項 29
2.1.3 創(chuàng)建基礎材料 30
2.1.4 改變顏色與線型 31
2.1.5 創(chuàng)建凹坑特征 32
2.1.6 創(chuàng)建法向除料特征 33
2.2 合頁 34
2.2.1 創(chuàng)建新文件 34
2.2.2 創(chuàng)建基礎材料 34
2.2.3 創(chuàng)建法向除料特征 35
2.2.4 創(chuàng)建折彎特征 35
2.2.5 創(chuàng)建埋頭孔特征 36
2.3 電表箱 37
2.3.1 創(chuàng)建新文件 38
2.3.2 創(chuàng)建基礎材料 38
2.3.3 創(chuàng)建彎邊特征 38
2.3.4 創(chuàng)建法向除料特征 40
2.3.5 創(chuàng)建彎邊特征 41
2.3.6 創(chuàng)建孔特征 42
2.3.7 創(chuàng)建百葉窗特征 43
2.4 燈箱 45
2.4.1 創(chuàng)建新文件 45
2.4.2 創(chuàng)建基礎材料 45
2.4.3 創(chuàng)建彎邊特征 46
2.4.4 創(chuàng)建封閉拐角特征 46
2.4.5 創(chuàng)建加固板特征 47
2.4.6 實體沖壓 47
2.4.7 創(chuàng)建彎邊特征 50
2.4.8 創(chuàng)建埋頭孔特征 52
2.5 支架 53
2.5.1 創(chuàng)建基礎材料 53
2.5.2 創(chuàng)建法向除料特征一 53
2.5.3 創(chuàng)建倒斜角特征 55
2.5.4 創(chuàng)建次要突出塊特征 55
2.5.5 創(chuàng)建彎邊特征 56
2.5.6 創(chuàng)建法向除料特征二 56
2.5.7 創(chuàng)建筋特征 57
2.5.8 創(chuàng)建折邊彎邊特征 57
第3章 沖壓模具概述 58
3.1 公差 58
3.1.1 公差基本概念 58
3.1.2 公差術語 58
3.2 軋鋼 59
3.3 沖壓模具 60
3.3.1 沖壓模具的基本知識 60
3.3.2 沖壓模具的分類 60
3.3.3 級進模 63
3.3.4 復合模 64
3.4 沖壓模具模架 64
3.4.1 沖壓模具模架的結構 64
3.4.2 沖壓模具模架的分類 65
第4章 UG沖壓模具模架設計 68
4.1 上模座 68
4.2 下模座 75
4.3 模柄 75
4.4 導柱 77
4.5 導套 77
4.6 裝配模架 78
第5章 沖壓模具設計基礎 84
5.1 沖裁的基本知識 84
5.1.1 落料 84
5.1.2 沖孔 84
5.1.3 沖裁間隙 85
5.2 凸模與凹模刃口尺寸 85
5.2.1 刃口尺寸的計算原則 85
5.2.2 凸模與凹模尺寸分開計算法 86
5.2.3 凸模與凹模配作計算法 89
5.3 沖裁模具的基本知識 91
5.3.1 搭邊 91
5.3.2 卸料板與凸模的間隙 91
5.3.3 沖裁力 92
5.3.4 卸料力 93
5.3.5 推件力 94
5.3.6 頂件力 94
5.3.7 計算沖模壓力中心 96
第6章 UG落料模具設計 98
6.1 工藝分析 98
6.1.1 產品分析 98
6.1.2 工件的排樣分析 98
6.1.3 壓力中心確定 99
6.1.4 選用壓力機 99
6.1.5 計算工作部件尺寸 100
6.2 UG落料模具的設計過程 101
6.2.1 創(chuàng)建擋料銷 101
6.2.2 創(chuàng)建凹模 102
6.2.3 創(chuàng)建凸模 105
6.2.4 創(chuàng)建凸模固定板 106
6.2.5 創(chuàng)建卸料板 107
6.2.6 創(chuàng)建導料板 108
6.3 UG裝配過程 108
6.3.1 裝配下模 108
6.3.2 裝配上模 119
6.3.3 調整總裝配圖 125
6.3.4 編輯總裝圖 127
第7章 UG沖壓模具工程圖設計 129
7.1 創(chuàng)建零件工程圖 129
7.1.1 打開零件圖 129
7.1.2 新建圖紙頁 130
7.1.3 創(chuàng)建中心線 131
7.1.4 標注尺寸 132
7.1.5 創(chuàng)建圖框 136
7.1.6 創(chuàng)建標題欄 136
7.1.7 注釋文本 139
7.2 創(chuàng)建總裝圖的工程圖 140
7.2.1 打開總裝圖 140
7.2.2 創(chuàng)建視圖 140
7.2.3 新建圖紙頁 141
7.2.4 創(chuàng)建標題欄 143
7.2.5 創(chuàng)建明細表 145
7.2.6 修改明細表 146
7.2.7 在裝配圖上生成序號 150
7.2.8 注釋文本 153
第8章 UG沖孔模具設計 155
8.1 工藝分析 155
8.1.1 產品分析 155
8.1.2 計算壓力中心 155
8.1.3 選用壓力機 156
8.1.4 計算模具工作部件的尺寸 157
8.2 UG沖壓模具的設計過程 158
8.2.1 創(chuàng)建凹模板 158
8.2.2 創(chuàng)建凹模板固定板 159
8.2.3 創(chuàng)建卸料橡膠棒 161
8.2.4 創(chuàng)建凸模板固定板 163
8.2.5 創(chuàng)建凸模 164
8.3 裝配過程 165
8.3.1 裝配下模 165
8.3.2 裝配上模 167
8.3.3 修改總裝圖 169
第9章 彎曲模具設計基礎 171
9.1 彎曲模具的基本知識 171
9.1.1 彎曲模具 171
9.1.2 中性層 171
9.2 彎曲件的展開尺寸計算 173
9.2.1 圓角半徑r>0.5t時的彎曲件 173
9.2.2 圓角半徑r<0.5t時的彎曲件 174
9.2.3 運用繪圖軟件計算展開尺寸 175
9.3 彎曲模具的壓力計算 178
9.3.1 自由彎曲力 178
9.3.2 校正彎曲力 179
9.3.3 頂件力 179
9.3.4 公稱壓力 179
9.4 回彈值 180
9.4.1 凸模半徑回彈值 180
9.4.2 凹模半徑回彈值 183
9.4.3 模具深度對回彈值的影響 184
9.5 彎曲模具的凸模、凹模間隙 185
9.6 彎曲90°時凸模、凹模工件部分尺寸計算 185
第10章 UG彎曲模具設計 187
10.1 工藝分析 187
10.1.1 確定模具設計方案 187
10.1.2 計算毛坯料 187
10.1.3 確定凸模半徑 188
10.1.4 確定凹模半徑 188
10.1.5 確定凹模深度 188
10.1.6 計算凸模、凹模間隙 188
10.1.7 計算凸模、凹模尺寸 189
10.1.8 計算角度回彈值 189
10.1.9 計算彎曲力 189
10.1.10 選用壓力機 189
10.2 UG彎曲模具設計過程 190
10.2.1 創(chuàng)建凹模 190
10.2.2 創(chuàng)建彈簧 192
10.2.3 創(chuàng)建凸模 193
10.2.4 創(chuàng)建固定板 195
10.2.5 創(chuàng)建螺桿 195
10.3 彎曲模具的裝配過程 196
10.3.1 裝配下模 196
10.3.2 裝配上模 198
10.3.3 編輯總裝配圖 200
第11章 拉伸模具設計基礎 201
11.1 拉伸模具的基本知識 201
11.1.1 拉伸 201
11.1.2 相對厚度 201
11.1.3 相對深度 202
11.1.4 拉伸系數 202
11.2 拉伸次數的計算方法 203
11.2.1 根據公式確定拉伸次數 203
11.2.2 根據相對深度確定拉伸次數 204
11.3 常用拉伸方法 204
11.4 修邊余量 206
11.5 壓料力 207
11.6 拉伸力 207
11.7 拉伸模具間隙 208
11.8 拉伸凹模、凸模尺寸計算 209
11.9 拉伸模具凹模、凸模圓角 210
11.10 拉伸模具各工序的工件高度計算 210
11.11 毛坯尺寸計算 210
第12章 UG拉伸模具設計 216
12.1 工藝分析 216
12.1.1 計算修邊余量 216
12.1.2 計算毛坯尺寸 216
12.1.3 確定拉伸次數 217
12.1.4 計算各拉伸工序的直徑 217
12.1.5 計算各拉伸工序的圓角半徑 217
12.1.6 計算各拉伸工序的深度 218
12.1.7 繪制各工序的簡圖 218
12.1.8 選用各工序的壓力機 219
12.1.9 計算各工序的凸模、凹模尺寸 221
12.2 拉伸工序一和工序二的設計過程 222
12.2.1 創(chuàng)建凹模 222
12.2.2 創(chuàng)建凹模推件板 223
12.2.3 創(chuàng)建推桿 224
12.2.4 創(chuàng)建凸模 224
12.2.5 創(chuàng)建壓邊圈 224
12.2.6 創(chuàng)建凸模固定板 225
12.2.7 裝配下模 226
12.2.8 裝配上模 229
12.2.9 選擇壓力機 231
12.3 拉伸工序三的設計過程 232
12.3.1 創(chuàng)建凹模 232
12.3.2 創(chuàng)建凸模 233
12.3.3 創(chuàng)建壓邊圈 233
12.3.4 創(chuàng)建凸模固定板 234
12.3.5 創(chuàng)建支撐塊 235
12.3.6 裝配下模 235
12.3.7 裝配上模 239
12.3.8 選擇壓力機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