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工藝美術包豪斯劇場

包豪斯劇場

包豪斯劇場

定 價:¥59.80

作 者: 奧斯卡·施萊默 著
出版社: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重訪包豪斯叢書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68046626 出版時間: 2019-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6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這本《包豪斯劇場》反映了包豪斯鮮為人知卻至關重要的一面,即包豪斯的劇場實踐,同時反映了包豪斯舞臺工坊的形式大師奧斯卡?施萊默在這個共同體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作為包豪斯叢書第四冊,本書初版于1925年,原書名為《包豪斯舞臺》[Die Bühne im Bauhaus],收錄了奧斯卡?施萊默、莫霍利-納吉關于舞臺的理論文章,以及法卡斯?莫爾納的創(chuàng)作方案,可謂德國現(xiàn)代劇場實驗的一次宣言。1961年該書英譯本問世,更名為《包豪斯劇場》[The Theater of the Bauhaus],增補收錄了施萊默于1927年發(fā)表的文章,以及格羅皮烏斯為英譯本撰寫的序言,成為西方學界重新理解包豪斯運動乃至20世紀早期德國實驗劇場的重要文獻之一。

作者簡介

  奧斯卡?施萊默[Oskar Schlemmer, 1888—1943],德國藝術家,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前在繪畫、雕塑、劇場和舞蹈領域都曾發(fā)揮過源起性的作用。施萊默早年師從抽象藝術理論家阿道夫?赫爾策爾,1920年接受格羅皮烏斯的邀請加入包豪斯,作為形式大師先后主持過壁畫工坊、石材工坊、木材工坊和舞臺工坊,其著名作品包括舞臺實驗《三元芭蕾》(1921—1932)、包豪斯頭像標識(1922)、 油畫《包豪斯樓梯》(1932)等,他所主導的包豪斯劇場實驗和包豪斯派對,被史學家視為20世紀后半葉美國行為藝術和后現(xiàn)代劇場的一種先聲。 拉茲洛?莫霍利-納吉[László Moholy-Nagy, 1895—1946],匈牙利畫家、攝影家、設計教育家,深受俄國構成主義影響,倡導藝術與工業(yè)技術的結合,1923年受聘于包豪斯,接任伊頓主持初步課程,并在1925年至1930年與格羅皮烏斯聯(lián)合主編了包豪斯叢書[Bauhausbücher],同時參與了包豪斯的舞臺設計,主張舞臺的全面機械化。拉茲洛?莫霍利-納吉更為人熟知的身份是先鋒派攝影家,在黑影照相與攝影拼貼方面有引領性的探索,著有《繪畫 攝影 電影》(1927)、《從材料到建筑》(1929)、《新視覺》(1930)、《運動中的視覺》(1947)。 譯者簡介周詩巖,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同濟大學建筑歷史與理論博士畢業(yè)(2006),復旦大學傳播學博士后(2006—2008)。專業(yè)興趣主要在媒介理論、圖像研究與文化批評的交叉領域,尤其關注十九世紀后半葉至二十世紀前半葉的先鋒派理論與實踐。著有《建筑物與像:遠程在場的影像邏輯》(2007)、《包豪斯悖論》(2019),譯著有《奧斯卡?施萊默的書信與日記》(2019)和《包豪斯劇場》(2019)。

圖書目錄

瓦爾特?格羅皮烏斯:1961年英譯本導言
奧斯卡?施萊默:人及其藝術形象
拉茲洛?莫霍利-納吉:劇場、馬戲團、雜耍
法卡斯?莫爾納:U形劇場
奧斯卡?施萊默:舞臺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