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典立法的政治邏輯
一、夏商西周刑典命名的政治藝術
二、早期自然資源利用的不同章法
三、商鞅變法的邏輯與統(tǒng)御之道
四、西漢蕭何九章律的政治權術
五、漢武帝緡錢令的政治經濟用意
六、君主獨裁政治與明初刑法革新
七、明大誥的性質重釋及多重功能
八、清末憲法之名的選用及其影響
第二章 古典立法的技藝理性
一、皋陶作刑:早期法律移植和立法解釋
二、鑄刑事件:春秋法制公開化和法典化
三、制法傳統(tǒng):兩步合一步與古代判例
四、律典繁簡:重新評估秦法是否繁苛
五、律典長短:秦漢律典權威的可視化
六、律典跳板:玄學之于魏晉律的作用
七、關中與江南:隋代楊氏父子的律典之別
八、化外人條款:唐以來規(guī)范的邏輯及影響
九、家訓或世范:南宋袁采對家國法的理解
第三章 古典司法的政治邏輯
一、正大光明與司法裝飾技藝
二、家長治理與司法庭院主義
三、司法的政治平衡:會審官員結構與知識交互
四、司法的政治轉化:緹縈救父背后的法政較量
五、司改政治圖景:朱元璋的藍圖與綁縛進京
六、司改政治交鋒:董仲舒的韜晦與春秋決獄
第四章 古典司法的技藝理性
一、神性組合與司法形象塑造
二、社神崇拜與司法權威構建
三、程序之源與早期司法要義
四、疑罪處理與司法減壓技術
五、簡單司法技藝:兼審判技藝和理論的五聽
六、復雜司法技藝:古代能吏辦案的手法偏好
七、司法檢驗技藝:洗冤集錄與理冤思維傳統(tǒng)
附錄:桃李之言
文章千古事教書方寸心(郭思晨)
斟酌古今精妙發(fā)微(吳伊琳)
讀匠心之作感法史新知(徐翼)
后記:在細致入微的書寫中找尋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