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中國政治近代中國政制史通識(1906-1948)

近代中國政制史通識(1906-1948)

近代中國政制史通識(1906-1948)

定 價:¥52.00

作 者: 嚴泉,陳和豐 著
出版社: 東方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20707640 出版時間: 2019-04-01 包裝: 精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36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在法政史觀與全球化視野的指引下,本書充分展現(xiàn)了晚清民國政治發(fā)展的歷史演變進程。通過對立憲政治、政體制度、議會政治、政黨政治、司法制度、選舉制度、地方自治的概述,深入探討近代中國政制轉(zhuǎn)型的系列重大問題。不僅于此,本書還與同時代發(fā)達國家的政治制度轉(zhuǎn)型史展開比較,著重分析這一時期中國政治轉(zhuǎn)型的時代特色,力圖從比較政治現(xiàn)代化的視角重新審視近代中國政制轉(zhuǎn)型的歷史價值和時代意義。作為一本通識性質(zhì)的著作,本書亦收錄近百條專業(yè)名詞解釋與數(shù)十位政治人物小傳,其通史體例可以作為高校政治學、歷史學專業(yè),以及公共通識類課程的教學參考。

作者簡介

  嚴泉,1973年生,安徽蕪湖市人,歷史學碩士、法學博士。研究興趣為政治史(民國議會政治與憲政)、中國政治(臺灣政治與兩岸關(guān)系)、中外政治制度(比較議會制度),代表作有:《失敗的遺產(chǎn):中華首屆國會制憲(1913—1923)》、《民國初年的國會政治》、《民國國會與近代中國法制建設(shè)》、《歷史變遷的制度透視》等?,F(xiàn)為上海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臺灣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 陳和豐,1992年生,上海人,歷史學碩士。先后赴英國、以色列短期學習,2018年起就讀于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商學院。2 015年攝制的家族史紀錄片《凡人歌》獲首屆“家·春秋”大學生口述歷史影像記錄計劃Z佳人氣獎。

圖書目錄

導論 重新審視近代中國的政制轉(zhuǎn)型 001
第一章 立憲:政制轉(zhuǎn)型的目標
一 晚清新政的君憲訴求 011
二 共和革命的立憲嘗試 021
三 北京政府時期的制憲之爭 030
四 “訓政”時期的制憲努力 049
五 抗戰(zhàn)時期的憲政運動 060
六 政協(xié)會議與制憲國民大會 069
第二章 政體:政治權(quán)力的轉(zhuǎn)型
一 君主立憲改革的嘗試 083
二 民國初年總統(tǒng)制及其變體 092
三 政體設(shè)計的十年試驗 097
四 南京國民政府的威權(quán)政體 114
第三章 議會:分權(quán)機制的創(chuàng)設(shè)
一 世紀初的議會政治嘗試 123
二 辛亥革命與議會政治 132
三 正式國會的運作與夭折 144
四 國民參政會與行憲國大 161
第四章 司法:法治路徑的開辟
一 司法變革與清末新政 173
二 司法轉(zhuǎn)型與民國北京政府 180
三 國民政府時期的司法改革 195
第五章 選舉:政治合法性的彰顯
一 清末諮議局選舉 209
二 民國議會與總統(tǒng)選舉 215
三 國民大會與總統(tǒng)選舉 237
第六章 政黨:政治參與的平臺
一 晚清政黨政治的萌芽 259
二 民國初年的多黨制 265
三 民國國會與政黨政治 272
四 抗戰(zhàn)時期的政黨政治 288
五 戰(zhàn)后政黨政治的終結(jié) 300
第七章 地方自治:政制轉(zhuǎn)型的基石
一 清末諮議局與地方自治 311
二 民初省議會與地方自治 325
三 20 世紀20 年代的聯(lián)省自治運動 330
四 南京政府時期的地方自治 338
參考文獻 349
后 記 358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