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偉光以畫家身份著名,以虔誠的居士身份行世。信仰為其法緣,藝術則是其靈修的果實。繼之于水墨畫與油畫創(chuàng)作,偉光近年來用心于書法、參悟于書道,其書寫內容多為佛經、偈語、詩詞、箴言,林林總總,連綿逶迤,儼然可觀。他的書品看上去隨意、疏淡,似乎既無格轍、無定勢,更難能依照流行風格、成法慣例去品鑒。實際上,他習書與念佛同工,藝緣與善緣并結。雞鳴燈影,寒暑不輟,多年以來,運用盡于精熟,規(guī)矩暗于胸襟。申氏書風,獨出心裁,自成格調,給評家論者留下了諸多可寫性的闡釋余地,如同以往“申氏圖式”(島子品鑒,1995)之奇幻、深邃及解構,亦如其“超驗擬像”(陳孝信品鑒,1995)之創(chuàng)新、超驗及精神性。竊以為,其書法藝術是多重因緣聚合生成,其中蘊藉的“佛思禪悟,書道般若”,乃是其書道妙諦之所在。很少有一個藝術家像申偉光先生這樣明確地守持自身的愿力且不渝地前行,身處“世界暗夜中的暗夜”,他尋覓于真理和藝術的國度,手中未持錫杖,心上卻披著袈裟,始終在黑暗的途中追尋著光明前行,就如同他的名字!任何的世俗的壓力和誘惑從來都未曾干擾到他的抉擇,任憑世態(tài)的變幻,愿做一支逆風中的蠟燭,他,早已在自己內心之中克服了所有的困難。在藝術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并未使他留戀和執(zhí)著,他又瀟灑地朝著“菩薩藝術家”的方向“獨自去成為”。逆風中的蠟燭,不僅僅是要克服雨雪和風暴,還要努力完成一種“照亮”。無論外在的姿態(tài)是入世還是出世,他始終在積極而精進地行持著菩薩的四弘誓愿,他從事藝術的目的早已和這一弘愿融為一體。造一方凈土,結萬眾善緣。愿所有讀到此書的讀者們,都能共先生有緣,我想,這就是先生的愿望,也是我們編輯出版此書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