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無線電電子學、電信技術超越杜比:數(shù)字聲音時代的電影

超越杜比:數(shù)字聲音時代的電影

超越杜比:數(shù)字聲音時代的電影

定 價:¥119.00

作 者: [美] 馬克·凱林斯(Mark Kerins) 著,張曉月,孫暢 譯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115496508 出版時間: 2019-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2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自20世紀90年代數(shù)字環(huán)繞聲技術在電影中亮相,這項技術已經從影院領域普及到家庭中,也從電影領域延展到電視、音樂和電子游戲領域。然而,即使5.1環(huán)繞聲已經成為視聽媒介中的標準,其影響卻尚未被研究充分。在研究了過去20年的影片片例以及很多聲音設計師、聲音混錄師和聲音編輯師的采訪素材后,馬克 凱林斯(Mark Kerins)發(fā)現(xiàn)5.1路數(shù)字環(huán)繞聲不僅影響著聲音設計,也影響了電影攝影和剪輯方式。本書在眾多影片中挑選了《搏擊俱樂部》《黑客帝國》《發(fā)膠》《后窗驚魂》《石破天驚》《拯救大兵瑞恩》和《致命玩笑》等幾部影片進行詳細分析,用以證明真正的視聽手段對電影研究的價值。

作者簡介

  馬克·凱林斯(Mark Kerins)是美國南衛(wèi)理公會大學梅多斯藝術學院電影與媒體藝術專業(yè)的助理教授。

圖書目錄

鳴謝 1
前言 5
環(huán)繞聲在電影學術界的位置 6
著手結構計劃 10
思路和角度:好萊塢、訪談和聲音設計 11
制作術語 13
數(shù)字聲跡和技術挑戰(zhàn) 15
第 1部分 產品和風格
第 1章 被隱藏的電影多聲道歷史和數(shù)字環(huán)繞聲的淵源 19
1.1 多聲道技術的淵源 20
1.2 寬銀幕使環(huán)繞聲技術重現(xiàn)活力 23
1.3 杜比標準的環(huán)繞聲 26
1.4 杜比立體聲(Dolby Stereo)的問題 30
1.5 數(shù)字環(huán)繞聲(Digital Surround)的前史 32
1.6 數(shù)字聲以三種不同形態(tài)呈現(xiàn) 34
1.7 數(shù)字環(huán)繞聲成功的秘訣 36
1.8 環(huán)繞聲進入家庭 39
1.9 5.1配置的演變 41
1.10 數(shù)字環(huán)繞技術的未來 43
第 2章 5.1的聲音:聽覺美學 47
2.1 一些電影變得更響了…… 48
2.2 ……其他電影變得更輕柔…… 51
2.3 ……一些電影兩者兼具 53
2.4 分立聲道及其復雜性 58
2.5 任何聲音、任何地點 62
2.6 聲像移動和對白 66
2.7 全頻帶聲道 70
2.8 低頻效果 71
2.9 從聽覺到視覺 73
第3章 5.1的外表:視覺美學 74
3.1 “擴展域”(Superfield)和“可憐的小銀幕” 75
3.2 擴展域的缺點 77
3.3 超域(The Ultrafield) 80
3.4 超域中的穩(wěn)定性和空間感 83
3.5 非傳統(tǒng)剪輯 85
3.6 快切手法(Quick Cutting) 89
3.7 取景和攝影 90
3.8 在空間內部拍攝  92
3.9 美學的復雜性 95
第4章 解讀數(shù)字環(huán)繞風格 98
4.1 是一種音樂錄影帶(Music Video)風格嗎? 99
4.2 強化連續(xù)性(Intensified Continuity) 103
4.3 從做夢的耳朵中聽到的情節(jié)(Clues From a Dreaming Ear) 107
4.4 沉浸電影(A Cinema of Immersion) 112
4.5 創(chuàng)造敘事沉浸:聲音 116
4.6 創(chuàng)造敘事沉浸:畫面 119
4.7 數(shù)字環(huán)繞風格的印證 120
第5章 應用數(shù)字環(huán)繞風格 124
5.1 決定什么時候運用敘事沉浸 125
5.2 來自工業(yè)的障礙:時間少工作多 128
5.3 來自技術的障礙:5.1的挑戰(zhàn) 131
5.4 來自操作的阻礙:非線性工作流程 133
5.5 個體及心理的障礙 136
5.6 聲道分配遇到的阻礙 139
5.7 促進環(huán)繞聲運用的因素 141
5.8 環(huán)境聲 143
5.9 建立立體的環(huán)境感 150
5.10 主觀視點和主觀聽覺 156
5.11 是一種不會過時的制式嗎? 165
5.12 一次學術分離 170
第 2部分 分析
第6章 多聲道聲軌研究 173
6.1 分析模型的標準 174
6.2 仿制的錯覺 176
6.3 辨別關鍵點 178
6.4 聆聽的難點 179
6.5 片段分解 181
6.6 混錄模式和變化的意義 183
6.7 案例研究:《后窗驚魂》與環(huán)繞聲中的“窺視” 185
第7章 影像/聲音互動研究 192
7.1 逐鏡頭分析法 193
7.2 聲音/影像互動模型:庫克的三元分類法 195
7.3 備選模型:“增值” 198
7.4 庫克和謝昂模型的局限性 200
7.5 與多聲道結合 202
7.6 綜合性分析法的建立 203
7.7 多聲道分析法混合模型 204
7.8 案例研究:《致命玩笑》(Joy Ride)中的隱藏意義 207
第3部分 理論
第8章 肢體與語聲 215
8.1 語聲 216
8.2 同步化 217
8.3 畫內/畫外 219
8.4 無形音(The Acousmetre) 221
8.5 《驚魂記》與可視化無形音 222
8.6 案例研究:《搏擊俱樂部》與無形音的“統(tǒng)一” 224
第9章 設備理論 232
9.1 為什么要討論設備理論? 233
9.2 柏拉圖的洞穴和移動 234
9.3 對夢境和表象的認知 236
9.4 原始狀態(tài) 238
9.5 案例研究:《黑客帝國》和回歸 241
第 10章 真實與象征 248
10.1 電影精神分析理論的不同方法 249
10.2 真實界、象征界和擴展域 250
10.3 重建的真實和超域 251
10.4 沉浸真實所產生的精神分裂 252
10.5 案例研究:《發(fā)膠》與音樂的真實 256
總結:媒介和數(shù)字環(huán)繞聲時代的媒介研究 264
數(shù)字環(huán)繞聲與特定電影形式 265
身份差別 266
電影之外:數(shù)字環(huán)繞聲與其他視聽媒體 267
互動型環(huán)繞聲 268
5.1音樂 270
展望未來 272
附錄A 常見電影聲音格式年表 274
附錄B 引用的電影聲音工作人員列表 276
注釋 281
參考文獻 307
影片目錄 315
譯者后記 320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