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路徑積分量子化
14.1 量子力學的路徑積分表述
14.2 場量子化的路徑積分表述
14.3 費米場的路徑積分量子化
14.4 正規(guī)頂角的生成泛函
第十五章積分方程與束縛態(tài)問題
15.1 泛函方法中的對稱性
15.2 QED 的Ward 等式
15.3 QED 的Dyson-Schwinger 方程
15.4 相對論性束縛態(tài)與齊次Bethe{Salpeter 方程
第十六章重整化群方程
16.1 固定動量減除方案中的重整化群方程
16.2 重整化群方程的漸近解
16.3 變化的標度
16.4 質量無關重整化方案中的重整化群方程
16.5 跑動耦合常數(shù)、紅外與紫外固定點
16.6 從Euler{Heisenberg 拉氏量到有效場理論
第十七章有效勢與自發(fā)破缺的?á4 理論
17.1 有效勢
17.2 自發(fā)破缺的?á4 理論
17.3 按圈圖展開、有效勢的單圈修正
17.4 具有O(N) 對稱性的?á4 理論
第十八章手征對稱性與? 模型
18.1 線性? 模型
18.2 有費米子的情形
18.3 微商耦合理論
18.4 S 矩陣元在場的變換下的不變性
18.5 手征對稱性的非線性實現(xiàn)
18.6 SUL(3) £ SUR(3) 手征微擾理論
18.7 O(p4) 階的__ 散射與手征理論中的冪次律2
18.8 ? 粒子的歸來
第十九章規(guī)范對稱性與非Abel 規(guī)范場的量子化
19.1 非Abel 群對稱性與非Abel 規(guī)范場
19.2 規(guī)范場的路徑積分量子化
19.3 規(guī)范理論中的幺正性
第二十章量子色動力學
20.1 QCD 的拉氏量
20.2 單圈重整化、漸近自由
20.3 大Nc 極限下的QCD
20.4 1+1 維QCD
第二十一章微擾QCD 的應用
21.1 e+e? ! 強子過程
21.2 輕子與強子的深度非彈實驗和部分子模型
21.3 算符乘積展開, Wilson 系數(shù)
21.4 從部分子模型到QCD
21.5 QCD 對無標度性的修正, 結構函數(shù)的演化方程
第二十二章量子反常
22.1 _0 ! 2 衰變與Adler{Bell{Jakiw 反常
22.2 量子反常的其他計算方法
22.3 QCD 的瞬子解|| μ 真空
第二十三章從四費米子模型到弱電統(tǒng)一規(guī)范理論
23.1 四費米子相互作用
23.2 幺正性的改進與中間玻色子假說
23.3 SU(2) £ U(1) 規(guī)范群
23.4 費米子與規(guī)范場的耦合
23.5 反常相消
23.6 自發(fā)破缺與Higgs 機制
23.7 量子化后的拉氏量與R? 規(guī)范
23.8 幺正性與Higgs 粒子的質量上限
23.9 等價定理
23.10 CKM 矩陣與CP 破壞
第二十四章標準模型的重整化
24.1 自發(fā)破缺?á4 理論的單圈重整化
24.2 Higgs 場部分的單圈重整化(R? 規(guī)范)
24.3 規(guī)范場部分的單圈重整化(R? 規(guī)范)
24.4 標準模型中跑動耦合常數(shù)所滿足的重整化群方程
第二十五章Higgs 粒子及相關討論
25.1 Le Jour de Gloire est Arriv?e||Higgs 粒子的發(fā)現(xiàn)
25.2 矢量對稱性的自發(fā)破缺與復合Higgs 粒子模型
25.3 結束語
附錄A SU(2) 及SU(3) 群常用公式
附錄B 標準模型中R? 規(guī)范下的Feynman 規(guī)則
B.1 傳播子
B.2 相互作用頂角
主要參考書目
名詞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