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什么?許多人會說,這還用問:地名地名,一地之名。不就是一個符號嘛! 作者卻說不是——地名,是一張名片,承載著許多文化信息?!∫坏刂?,或許標志著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如漁陽,它境內有漁山、漁水,治所位于漁山之南、漁水之北; 一地之名,或許顯示著其不同的年齡和經歷。同樣是“州”,幽州,黃帝流共工于幽州——遠古時代就有了,而北京東邊的通州,金天德三年(1151年)置,則只有不到一千年的歷史; 一地之名,或許濃縮著其不尋常的歷史變故。龍虎臺,因它有“高平寬敞,有虎踞龍盤之勢”…… 歲月消逝,時過境遷,地名所負載的信息也在無可奈何中消減著。但令人更為擔憂的是,取而代之的可能是一些虛假的、荒謬的信息: ——白浮泉可以寫為“白浮之泉”嗎? ——大王廟可以標名為“岱王廟嗎? ——說朝宗橋之得名是因為皇帝經此去“朝拜祖宗”站得住腳嘛? 地域文化的流失,這比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牧場變成沙漠更令人擔憂?!」识髡咦诖簡⑾壬局Y深報人凡事都問為什么的求是精神,對北京城區(qū)、京畿和陵廟中那些奇奇怪怪的地名,分類解讀,破譯其中隱藏著許多人文、歷史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