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信息與知識傳播解讀科學中心與博物館中的互動:走向社會文化視角

解讀科學中心與博物館中的互動:走向社會文化視角

解讀科學中心與博物館中的互動:走向社會文化視角

定 價:¥86.00

作 者: [瑞典] 埃娃·戴維松,安德斯·雅各布松,吳國盛 編,鄭旭東,王婷 譯
出版社: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科學博物館學叢書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303235438 出版時間: 2019-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1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解讀科學中心與博物館中的互動:走向社會文化視角/科學博物館學叢書》深入探討了科學中心與博物館等相關領域高度關注的話題:參觀科學中心與博物館后,觀眾的學習何以產(chǎn)生?為了解決與學習相關的觀眾互動問題,可以通過什么方式制定、計劃并實施研究性學習?展覽中的人工制品有何意義?在《解讀科學中心與博物館中的互動:走向社會文化視角/科學博物館學叢書》中,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采用社會文化的視角與理論,探討了科學中心與博物館中的各種互動,闡釋了互動對學習的重要性,展現(xiàn)了展品對專業(yè)發(fā)展和教師教育的重要作用。書中也重點關注了學校參觀,探討了如何使用展品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幫助。

作者簡介

  伊娃?戴維森,科技館學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為科學史、博物館學,長期從事科技館相關的研究工作及人才培養(yǎng)。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利用社會文化框架認識科技中心與博物館中互動的重要作用
導論
人工制品的性質
借助于人工制品的中介
調用人工制品的中介潛力
拓展展覽中人工制品的中介潛力
人類中介
一個解讀科技中心與博物館中的互動的模型
方法論結果與分析單元
結論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博物館教育工作者實踐與身份的變化從機械式說教到在最近發(fā)展區(qū)內提供支架
導論
相關研究
身份的改變意味著什么?
多樣且雜糅的方法論
分析的不同層次與類型
討論
參考文獻
第三章 媒介即訊息:拆解觀眾對身體世界的認識傾聽他們的心聲
導論
情境的設定
媒介與訊息:作為實物與意義的人體世界
方法論及分析
觀眾對“人體世界”的反應
啟示與結論
參考文獻
第四章 水族館觸摸箱前的家庭深度參與對互動活動與學習潛力的探索
導論
研究的基本架構
數(shù)據(jù)收集與分析
觸摸箱前的動物接觸
觸摸之外的活動
結論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實習教師即時即地推理與話語主題的發(fā)展對一項自然博物館展品的實踐認識論分析
導論
理論框架
研究場景與立體微縮模型
對會話的分析
研究發(fā)現(xiàn)
最終結論
參考文獻
第六章 基于展品的專業(yè)發(fā)展對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的影響
導論
非正式教育專業(yè)發(fā)展中的探究與合作
研究的概況
數(shù)據(jù)收集與分析
研究結果
討論與啟示
參考文獻
第七章 教師、學生、博物館教育工作者之間的學習互動探索與支架
導論
理論背景
第一項研究:讓實習生深入對課堂內外教學的學習中
第二項研究: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項目中的目的、選擇與歸屬
教師如何促進學生在實地參觀活動中的學習
結論
參考文獻
第八章 看與學:兒童在互動展品前的行為
導論
“米堤的采石場”
“米堤的采石場”展品的教育目標
研究的概述
孩子們與“米堤的采石場”有關的活動
孩子們繪制的“米堤的采石場”圖畫
孩子們對“米堤的采石場”的理解
討論
參考文獻
第九章 活動理論視角下機器人項目中博物館合作關系的
考察:工具、挑戰(zhàn)與涌現(xiàn)的學習機會
研究的理論基石:活動理論
方法論
結果
張力、挑戰(zhàn)與涌現(xiàn)的學習機會
結論
參考文獻
第十章 為學生參觀結束后從互動展品中學習提供支架
導論
研究方法
搭建支架的時機
討論
參考文獻
附錄:展品描述
第十一章 模仿家庭參觀:生態(tài)園里的小規(guī)模群組探索
導論?
文獻綜述
生態(tài)園簡介及參觀遵循的若干原則
研究的概述
研究的發(fā)現(xiàn)
討論與結論
參考文獻
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