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世界政治國際邊疆與邊界:法律、政治與地理

國際邊疆與邊界:法律、政治與地理

國際邊疆與邊界:法律、政治與地理

定 價:¥98.00

作 者: 維克多·普萊斯考特,吉莉安·D.,崔格斯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世界政治 政治軍事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9788417 出版時間: 2017-08-01 包裝:
開本: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從歷史、地理、政治和法律等角度全面研究了國際邊疆和邊界相關問題,是國際邊界研究領域專業(yè)的著作之一。書中討論了涉及邊疆、邊界和邊境的若干基本問題,分析了國際邊疆的演變,研究了國際邊界爭端的起因、類型、解決機制,討論了領土邊界相關國際法原則、規(guī)則、制度和程序,深入分析了地圖在領土邊界爭端中的證明力,介紹了與河流邊界相關的國際法問題,并分別介紹了美洲、中東、非洲、亞洲、歐洲、東南亞群島和南極洲的領土和國際邊界情況。

作者簡介

  [澳]維克多·普萊斯考特(Victor Prescott),地理學家,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榮譽教授,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院士。先后出版《邊疆和邊界地理》(1967)、《亞洲和東南亞邊疆》(1977)、《世界海洋政治邊界》(1985、2005)、《政治邊疆與邊界》(1987)、《國際邊疆與邊界:法律、政治與地理》(2008)等著作,是陸地和海洋邊界地理領域的權威專家。[澳]吉莉安·D. 崔格斯(Gillian D. Triggs),國際法學家,現任澳大利亞人權委員會主席,悉尼大學榮譽教授,曾任悉尼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長期研究國際爭端解決法、領土法、海洋法、國際環(huán)境法和人權法,先后出版《國際法與澳大利亞在南極的主權》(1999)、《國際法:當代原則與實踐》(2006)、《國際邊疆與邊界:法律、政治與地理》(2008)、《南極條約制度:法律、環(huán)境與資源》(2009)。孔令杰,男,現任武漢大學中國邊界與海洋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研究員。1998年9月—2002年7月,于西南財經大學經貿外語系攻讀本科學歷;2002年9月—2005年7月,就讀于武漢大學法學院國際法研究所,獲碩士學位;2005年9月—2008年7月,就讀于武漢大學法學院國際法研究所,獲博士學位。2006年12月-2010年6月,就讀于法國巴黎十一大讓·莫奈經法學院,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土邊界法、海洋法、國際水法。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外交部、水利部等科研項目10余項。張帆,武漢大學法學博士,美國紐約大學法律碩士,武漢大學中國邊界與海洋研究院講師,主要研究國際公法(領土法、海洋法和國際水法),參加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發(fā)表論文10余篇。。孔令杰,男,現任武漢大學中國邊界與海洋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研究員。1998年9月—2002年7月,于西南財經大學經貿外語系攻讀本科學歷;2002年9月—2005年7月,就讀于武漢大學法學院國際法研究所,獲碩士學位;2005年9月—2008年7月,就讀于武漢大學法學院國際法研究所,獲博士學位。2006年12月-2010年6月,就讀于法國巴黎十一大讓·莫奈經法學院,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土邊界法、海洋法、國際水法。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外交部、水利部等科研項目10余項。

圖書目錄

致 謝/1
第一章 緒論/3
  一 國家歷史與國際外交/3
  二 當代國際沖突與合作/7
  三 國際陸地邊界理論/8
  四 陸地邊界相關術語/14
  五 陸地與海洋國際邊界的異同/15
  六 結論/21
  參考文獻/21
第二章 邊疆/25
  一 拓居邊疆/25
  二 政治邊疆/31
  三 非洲邊疆實例/42
  四 結論/48
  參考文獻/49
第三章 國際邊界的演變/53
  一 世界各大洲國際邊界的建構/53
  二 國際邊界演變研究/57
  三 過去和當前國際邊界的演變/58
  四 國際邊界定義的演變/60
  五 國際邊界位置的改變/72
  六 國際邊界未來的演變/75
  七 邊界演變案例:泰國東部邊界/78
  八 結論/87
  參考文獻/88
第四章 國際邊界爭端/92
  一 邊界爭端概論/92
  二 邊界爭端的類型/95
  三 領土邊界爭端/95
  四 邊界位置爭端/117
  五 結論/133
  參考文獻/134
第五章 國際法與領土邊界/139
  一 概論/139
  二 保持占有原則/144
  三 劃界與勘界/148
  四 領土主權的取得/149
  五 承認、默認與禁止反言/174
  六 與領土相關的地理、社會、歷史、經濟和文化因素/178
  七 影響領土取得的當代因素/180
  八 時際法/183
  九 關鍵日期/185
  十 結論/187
第六章 領土邊界的地圖證據:從殖民時期的草圖到衛(wèi)星影像/189
  一 概述/189
  二 地圖的證據角色/191
  三 國際法庭給予地圖的證明份量/192
  四 確定邊界的地圖證據/200
  五 結論/210
第七章河流邊界與國際法/212
  概述/212
  一 河流劃界原則/213
  二 公平原則與河流邊界劃界/216
  三 河流邊界與條約/216
  四 國際法與界河的共享水資源/217
  五 1997年聯(lián)合國《國際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約》/218
  六 國際法院和法庭發(fā)展的原則/221
  七 結論/226
第八章 美洲/227
  一 北美洲/227
  二 中南美洲/239
  三 結論/257
  參考文獻/257
第九章 中東/260
  一 北部地區(qū)的邊界/261
  二 南部地區(qū)的邊界/273
  三 結論/285
  參考文獻/286
第十章 非洲/289
  一 本土國家/290
  二 對非洲的侵略和征服/291
  三 1918年后的邊界變化/298
  四 幾何邊界/298
  五 水域邊界/301
  六 裁定邊界/306
  七 結論/312
  參考文獻/314
第十一章 亞洲/316
  一 從海參崴到阿富汗的中俄邊界/317
  二 從俄國到泰國的英國邊界/322
  三 法國—中國—日本邊界/331
  四 二戰(zhàn)后英法殖民地內的劃界/333
  五 朝鮮半島南北雙方之間的邊界/337
  六 中亞新國家/338
  七 離岸領土爭議/341
  八 結論/344
  參考文獻/345
第十二章 歐洲/348
  一 歐洲邊界演變的特性/348
  二 1815年維也納會議/350
  三 1878年柏林會議/354
  四 1919年凡爾賽會議/358
  五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后的邊界變化/364
  六 20世紀90年代歐洲國家的解體/366
  七 結論/370
  參考文獻/371
第十三章 東南亞離岸島嶼的陸地邊界/374
  一 帝汶島上的邊界/375
  二 新幾內亞島上的邊界/378
  三 婆羅洲島上的邊界/380
  四 結論/384
  參考文獻/384
第十四章 南極洲/386
  一 英國的要求/387
  二 新西蘭的要求/388
  三 澳大利亞和法國的要求/389
  四 挪威的要求/391
  五 阿根廷、巴西和智利的要求/393
  六 國際邊界與《南極條約》/395
  七 南極洲領土和邊界要求的法律效力/396
  八 1959年南極條約體制/402
  九 邊界和大陸架劃界:聯(lián)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406
  參考文獻/410
附 錄/412
參考書目/472
法律資料/475
人名索引/482
主題索引/487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