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維克多·普萊斯考特(Victor Prescott),地理學家,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榮譽教授,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院士。先后出版《邊疆和邊界地理》(1967)、《亞洲和東南亞邊疆》(1977)、《世界海洋政治邊界》(1985、2005)、《政治邊疆與邊界》(1987)、《國際邊疆與邊界:法律、政治與地理》(2008)等著作,是陸地和海洋邊界地理領域的權威專家。[澳]吉莉安·D. 崔格斯(Gillian D. Triggs),國際法學家,現任澳大利亞人權委員會主席,悉尼大學榮譽教授,曾任悉尼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長期研究國際爭端解決法、領土法、海洋法、國際環(huán)境法和人權法,先后出版《國際法與澳大利亞在南極的主權》(1999)、《國際法:當代原則與實踐》(2006)、《國際邊疆與邊界:法律、政治與地理》(2008)、《南極條約制度:法律、環(huán)境與資源》(2009)。孔令杰,男,現任武漢大學中國邊界與海洋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研究員。1998年9月—2002年7月,于西南財經大學經貿外語系攻讀本科學歷;2002年9月—2005年7月,就讀于武漢大學法學院國際法研究所,獲碩士學位;2005年9月—2008年7月,就讀于武漢大學法學院國際法研究所,獲博士學位。2006年12月-2010年6月,就讀于法國巴黎十一大讓·莫奈經法學院,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土邊界法、海洋法、國際水法。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外交部、水利部等科研項目10余項。張帆,武漢大學法學博士,美國紐約大學法律碩士,武漢大學中國邊界與海洋研究院講師,主要研究國際公法(領土法、海洋法和國際水法),參加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發(fā)表論文10余篇。。孔令杰,男,現任武漢大學中國邊界與海洋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研究員。1998年9月—2002年7月,于西南財經大學經貿外語系攻讀本科學歷;2002年9月—2005年7月,就讀于武漢大學法學院國際法研究所,獲碩士學位;2005年9月—2008年7月,就讀于武漢大學法學院國際法研究所,獲博士學位。2006年12月-2010年6月,就讀于法國巴黎十一大讓·莫奈經法學院,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土邊界法、海洋法、國際水法。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外交部、水利部等科研項目10余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