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史學理論中國災害志·斷代卷·隋唐五代卷

中國災害志·斷代卷·隋唐五代卷

中國災害志·斷代卷·隋唐五代卷

定 價:¥198.00

作 者: 《中國災害志》編纂委員會,么振華,高建國,夏明方 編
出版社: 中國社會出版社
叢編項: 中國災害志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8760889 出版時間: 2019-04-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49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中國災害志·斷代卷》包括《總論》暨《先秦卷》《秦漢魏晉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元卷》《明代卷》《清代卷》《民國卷》以及《當代卷》8個分卷,系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當代疆域范圍為參考,按歷史順序,依志書體例,分階段敘述先秦以降(截至2018年)中國歷代災害狀況以及相應的救災、防災技術(shù)、制度與實踐等方面的演變歷程,從整體上全面、系統(tǒng)地呈現(xiàn)五千年中華文明史上,中華民族與自然災害進行長期不懈之艱苦斗爭的偉大業(yè)績。除《總論》之外,《中國災害志·斷代卷》各分卷主體內(nèi)容按“概述”“大事記”“災情”“救災”“防災”等編依次排列,另置與救災、防災有關(guān)的“人物”和“文獻”或“書目”,作為附錄。其中:1.概述。列于各編之前,用簡練的語言,對各分卷所涉歷史時期自然災害的總體面貌、主要特點、時空分布規(guī)律,以及歷朝重大救災、防災的技術(shù)、制度、活動及其沿革、變動進行總結(jié)性述評,突出時代特色及其歷史地位。2.大事記。著重記述對國計民生有較大影響的重大災害,比較重要的救災防災事件、制度、組織機構(gòu)、工程、著述以及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技術(shù)、理念等,一事一條,按時間排列,所敘內(nèi)容和各編章內(nèi)容交叉而不重復,要言不煩。同一事件跨年度發(fā)生,按同一條記入始發(fā)年。同一年代的不同事件,分別列條,條前加“△”符號。3.災情編。主要記錄歷代發(fā)生的旱災、水災、蝗災、疫災、震災、風災、雹災、雪災等各類自然災害,以及非人為原因?qū)е碌幕馂模簧婕氨鵀?、“匪禍”和生產(chǎn)事故等,但出于人為因素卻以自然災害的形式造成危害的事件,如1938年黃河花園口決堤,則一并列入。各災種依所在朝代,按時間順序記述,主要涉及時間、地點、范圍、程度、傷亡人數(shù)、經(jīng)濟損失、社會影響等。4.救災編。分官賑、民賑二章(部分斷代卷分卷因內(nèi)容較多,將二者分立為編)。官賑主要記述包括中央政權(quán)、地方政權(quán)在內(nèi)的官方救災的程序、法規(guī)、制度、章程、組織、機構(gòu)以及重要事例,突出各時代的特點、典型事例。民賑記述官方之外的,以士紳、宗族、宗教或其他民間力量為主體的救災活動;國際性救災,無論是對其他政權(quán)災害的救援,還是接受其他政權(quán)援助,可根據(jù)實際情況記入官賑或民賑。5.防災編。主要包括與防災救災直接相關(guān)的倉儲、農(nóng)事、水利以及區(qū)域規(guī)劃或城市建設等內(nèi)容,重點記述各防災機構(gòu)、制度、措施、技術(shù)、工程及其效用等,勾勒各時期的變化與發(fā)展。尤其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各卷,因時制宜,突出科技、教育的發(fā)展對防災救災所起的作用。

作者簡介

暫缺《中國災害志·斷代卷·隋唐五代卷》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編 概述
一、隋唐五代的災情
二、隋唐五代的防災
三、隋唐五代的救災
四、隋唐五代防災救災的特點
第二編 大事記
第一章 隋朝時期
第二章 唐朝時期
第三章 五代十國時期
第三編 災情
第一章 隋代災情
一、旱災
二、水災
三、疾疫
四、地震山崩
五、其他災害
六、釤∽堇
第二章 唐代災情
一、旱災
二、水災
三、蟲災
四、疾疫
五、地震
六、風災
七、雹災
八、火災
九、其他
十、饑荒(起于災害者)
第三章 五代十國災情
一、水災
二、旱災
三、蟲災
四、疫災
五、地震
六、風災
七、火災
八、雪災
九、雹災
十、其他
……
第四編 官賑
第五編 民賑
第六編 防災
附錄
參考文獻
編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