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簡介博爾特·霍爾多布勒(Bert H?lldobler),德國維爾茨堡大學行為生理學和社會生物學教授,亞歷山大·馮·洪堡基金會獎和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獎的獲得者。愛德華·威爾遜(Edward O. Wilson),美國生物學家、博物學家,“社會生物學”奠基人,是最早宣傳“生物多樣性”概念的人之一。1949年畢業(yè)于亞拉巴馬大學,1955年獲哈佛大學生物學博士學位,同年開始在哈佛大學執(zhí)教。于1969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 學院院士。長期致力于螞蟻和其他群居性昆蟲研究。著有《昆蟲的社會》《論人的天性》《大自然的獵人》《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等,憑《論人的天性》和《螞蟻》兩度獲得普利策獎。譯者簡介毛盛賢,遺傳學教授。1962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生物系生物物理專業(yè),留校從事遺傳學教學和科研工作。1981—1983年,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到英國伯明翰大學遺傳學系專攻數(shù)量和群體遺傳學。回國后,先后在北京師范大學和首都師范大學從事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遺傳學教學和科研工作。編有《遺傳學原理》《遺傳學基本原理及解題指導(dǎo)》《群體遺傳及其程序設(shè)計》《同工酶遺傳學引論》。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發(fā)表論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