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理和筆名江流、里禾,號鐘錚、鐘堅,籍貫廣東梅縣,出生于臺灣屏東縣農家。中國臺灣作家、小說家。是臺灣鄉(xiāng)土文學杰出的奠基人之一,在臺灣現代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代表作有《夾竹桃》《故鄉(xiāng)》《原鄉(xiāng)人》等。 本書稿從文化視閾出發(fā),深入研究鐘理和文學創(chuàng)作的主題思想、作品特點及其對后世的影響。作者認為,鐘理和的人生之路布滿荊棘,自他踏上社會后一生都在貧病交加中度過,個人的苦難遭遇使他很自然地與被壓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同命相憐。他的創(chuàng)作始終以自己的生活遭遇為題材,反映大陸、臺灣的城市居民、農民和貧苦知識分子的不幸經歷,從中探討他們的命運根源。所以,他的作品帶有濃厚、鮮明的“自傳”色彩。在鐘理和的作品中,他除了以真誠的態(tài)度和流暢的筆調生動描寫活在周圍的人物之外,*重要的是強烈地貫注在他作品中的思想特質,即強調反封建、反威權的革新精神和不妥協(xié)的“人性尊嚴。 在文化場域視角下,作者總結了鐘理和的文學創(chuàng)作本質,即以高度的現實主義人文關懷,結合自己坎坷豐富的人生經歷,創(chuàng)作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他由一己的痛苦,同情更多人的痛苦,于是把他的傷痛、掙扎、無奈、委屈一一傾瀉在作品中;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他的作品都為奠定臺灣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