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審計讀本/行業(yè)審計讀本叢書》由緒論和主體內容兩個部分組成,緒論部分從國家治理的視角對財政審計基本情況進行了概述,主體內容分9個專題展開論述,各專題之間以具體的財政審計業(yè)務為紐帶實現聯結,存在如下邏輯關系:專題一“政府預算的‘全景圖’”,是《讀本》的總綱,主要介紹本級預算執(zhí)行和決算草案審計的情況,對其后8個專題具有統領作用。專題二“政府運行成本‘知多少’”和專題三“轉移支付資金豈能成為‘唐僧肉’”,是對專題一的重要支撐,從財政支出的角度,分別介紹部門預算執(zhí)行審計和財政轉移支付審計的情況。專題四“財政收入‘從何來’”,主要介紹了財政收入管理情況的審計。從總體上說,專題一、專題二、專題三和專題四圍繞一般公共預算各組成部分,形成“一體兩翼”的審計格局,構成財政審計的骨干內容,這也是每年財政審計不可或缺的內容。專題五“政府性基金之來龍去脈”和專題六“國企收益如何惠及全民”,分別介紹了政府性基金預算執(zhí)行情況審計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zhí)行情況審計。政府性基金預算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是國家預算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兩部分是對前四個專題的必要補充。專題七“政府債務風險如何防范”和專題八“如何當好國家財政‘大管家…則是當前形勢下財政審計必須關注的主要內容。專題九“‘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有多遠”是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國發(fā)[2014]48號)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完善審計制度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中辦發(fā)[2015]58號)的具體措施,是財政審計新的重要職責,貫穿于財政審計的各項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