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是我國人民喜愛的古典長篇白話小說之一。它產生于明代,是在宋、元以來有關水滸的故事、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由作者加工整理、創(chuàng)作而成的。全書以宋江領導的農民起義為主要題材,藝術地再現了中國古代人民反抗壓迫、英勇斗爭的悲壯畫卷。作品充分暴露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腐朽和殘暴,揭露了當時尖銳對立的社會矛盾和“官民反”的殘酷現實,成功地塑造了魯智深、李逵、武松、林沖、阮小七等一批英雄人物。小說故事情節(jié)曲折,語言生動,人物性格鮮明,具有高度的藝術成就。本版《水滸傳(無障礙閱讀版 圖文繡像本)/四大名著》是以容與堂本為底本,參照一百二十回楊定見本《忠義水滸全傳》校訂而成的。對于底本中的異體字、俗字,凡屬于文字可通者、特殊情況者,仍予以保留,以便保持原汁原味,其余則采用目前通行的規(guī)范字。此外,《水滸傳(無障礙閱讀版 圖文繡像本)/四大名著》對原著中的難讀、難認、難解的生僻字詞進行了注音和解釋,對于文中難以理解的古代文化常識也適當進行了解說與介紹,以便實現無障礙閱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