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對2017年財政部發(fā)布的金融工具相關會計準則進行注釋和案例解決,內容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第二部分為《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3號——金融資產轉移》;第三部分為《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4號——套期會計》;第四部分為《企業(yè)會計準則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 本書采用逐條目“夾注”的撰寫體例,在進行注釋的過程中兼顧理論和實踐,致力于使廣大實務工作者和準則研究人員能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對準則條目的解讀包括【注釋】和【案例】兩部分,其中【注釋】部分包括“條目解讀”“準則由來”“準則聯系”“知識拓展”“實施指引”“經濟后果”“編者語”“案例解讀”八個維度,深入講解準則的原理與應用。 條目解讀:該部分包含對準則條文的深入解讀,并對重點與難點條目展開詳細分析。 準則由來:該部分致力于梳理準則條文的發(fā)展和演化歷程,詳細解釋準則制定的內存邏輯。 準則聯系:該部分是對準則聯系的系統(tǒng)闡述,突出準則邏輯設計的精妙之處,力求梳理出一個清晰、完整的準則框架,使讀者迅速準確地把握準則的整體框架。 知識拓展:該部分側重于對一些跨界的詞匯或者知識點進行擴展性講解。 實施指引:該部分扎根于經濟和社會實踐,與我國會計實務需求深度銜接,結合相關會計準則的變動,對會計確認、計量、列報和披露等實務問題進行解讀。 經濟后果:該部分基于中國情境,針對會計準則相關變動,擷取前沿案例,從公司治理及資本市場的角度對其影響進行深入剖析,為讀者理解相關會計準則的由來和實施后果提供新的視角。 編者語:該部分展現編者對我國企業(yè)會計準則的深度思考和建議。 案例解讀:該部分基于中國情境,編撰對會計準則理解和實務應用有重要參考作用的豐富案例,將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對相關交易事項的會計確認、計量、列報和披露等問題進行解讀,為會計實務工作者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南。 讀者可掃描封面下方二維碼關注“準則注”微信公眾號,編者將通過“準則注”微信公眾號推送《企業(yè)會計準則》最新資訊與研究成果,設立“干貨速遞”“準則部落”等欄目就本書相關精彩內容與讀者進行即時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