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第一章 慶歷詩學的思想文化語境
引論
第一節(jié) 范仲淹“易”哲學觀及其詩學理念
第二節(jié) “孔顏樂處”觀與范仲淹詩
第三節(jié) 歐陽修“平易”詩風的“易”哲學解讀
第四節(jié) “意新語工”說的文化詩學內涵
第二章 熙豐、元祜間的詩學精神構建
第一節(jié) “荊公新學”精神與“王荊公體”
第二節(jié) 司馬光“中和”思想影響下的詩學精神
第三節(jié) “黨爭”詩壇與士人心性
第四節(jié) 《六一詩話》到《溫公續(xù)詩話》
第三章 士人“性命自得”與東坡詩境
第一節(jié) 蘇軾“何妨吟嘯且徐行”式的“性命自得”
第二節(jié) 蘇軾“實美”精神觀照下的詩文思想
第三節(jié) “詩畫一律、天工清新”:蘇軾的心性審美
第四節(jié) 蘇軾“順物自然”的詩禪藝術
第四章 黃庭堅心性詩學的思想造詣
第一節(jié) 怨而不怒,胸次釋然:黃庭堅詩歌創(chuàng)作心態(tài)
第二節(jié) 轉益多師,德才并蓄:黃庭堅詩法實踐的歷史淵源
第三節(jié) “點鐵成金,奪胎換骨”:山谷詩法體系
第四節(jié) “不煩繩削而自合”:黃庭堅詩學至境的雙重內涵
第五章 后蘇黃時代:性命堅守與“詩史”傳承
第一節(jié) “活法”與“悟入”的心性哲學語境
第二節(jié) 陳師道“閉門覓句”背后的性命堅守
第三節(jié) 陳與義對于杜甫“詩史”的傳承
結語及問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