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緒論
1.1研究范圍
1.2研究對象
1.3研究背景
1.4研究概要
1.5研究方法
1.6研究意義
1.7相關理論
1.8疍民相關研究綜述
1.9研究展望
第2章疍民“親水”文化形成與發(fā)展的地理環(huán)境基礎
2.1自然地理環(huán)境
2.2歷史人文環(huán)境
第3章嶺南疍民文化發(fā)展與區(qū)域分布的歷史變遷
3.1秦漢六朝時期的水居族群
3.2唐宋時期嶺南疍民文化的產生
3.3元明清時期疍民文化的發(fā)展
3.4鴉片戰(zhàn)爭之后近代潮流對疍民文化的影響
3.5新中國成立后疍民文化的轉型
第4章嶺南疍民“親水”農業(yè)文化景觀
4.1疍民耕海農業(yè)文化景觀
4.2疍民耕河農業(yè)文化景觀
4.3疍民耕作農業(yè)文化景觀
4.4城鄉(xiāng)運輸文化景觀
4.5疍民生計方式的轉變
第5章嶺南疍民“親水”風俗文化景觀
5.1服飾文化景觀的“親水”個性
5.2疍民飲食文化景觀
5.3婚俗文化景觀
第6章嶺南疍民方言文化景觀
6.1疍民方言形成的歷史過程
6.2疍民方言的空間分布及其文化景觀
6.3疍歌文化景觀
6.4疍民地名文化景觀
6.5疍民姓氏與命名文化
第7章嶺南疍民“親水”居住文化景觀
7.1疍民舟居文化景觀
7.2疍民臨水聚落景觀
7.3疍民居住文化的“離水”發(fā)展
7.4疍民居住的環(huán)境適應
7.5問題與討論
第8章嶺南疍民“親水”崇拜的空間特征及其演變
8.1疍民崇拜的“親水”特征
8.2疍民崇拜的地理分布
8.3疍民精神崇拜的“離水”轉變與崇拜空間再造
第9章嶺南疍民的水上管理
9.1疍民的管理制度
9.2疍民的管理機構
9.3疍民與官府的對抗
9.4女性在疍民文化中的特殊角色
第10章嶺南疍民文化景觀的擴散與演變
10.1疍民文化景觀擴散的類型與模式
10.2疍民文化景觀擴散的動力與特點
第11章嶺南疍民文化景觀的地域分異與分區(qū)
11.1疍民文化區(qū)的劃分原則
11.2廣府疍民文化區(qū)
11.3福佬疍民文化區(qū)
11.4客家疍民文化區(qū)
第12章疍民文化資源的保護、開發(fā)與利用
12.1疍民文化評價
12.2疍民文化資源保護
12.3疍民文化資源開發(fā)
地名索引
人名索引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