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立足于現(xiàn)狀問題分析,突出理論研究的重要地位,采取問卷調查和實地調研相結合的方法,運用GIS等技術平臺開展了相關研究。在文章結構安排總體上共分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三大部分。其中,提出問題部分包括緒論、城市綠地的公共物品屬性分析、武漢市城市綠地規(guī)劃及建設實施情況、武漢市城市綠地建設及管護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四個章節(jié),系統(tǒng)地提出城市綠地建設實施中所面臨的問題,為后續(xù)理論分析進行鋪墊;分析問題部分包括國外城市綠地建設模式及其經驗借鑒一個章節(jié),從公共經濟管理的理論角度分析當前城市綠地建設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并廣泛研究國內外在公共產品供給和城市綠地建設中的成功經驗;解決問題部分包括提高城市綠地配置效率的途徑探討和結語兩個章節(jié),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從而為城市綠的建設實施提供科學指引。 文章首先研究了城市公共物品定義及特征,以及公共物品的外部效應,并對城市綠地的公共物品屬性、消費機理與特征進行了分析,并對武漢市城市公園綠地體系規(guī)劃、建設實施情況、城市綠地的需求以及現(xiàn)狀服務水平進行了全面研究。在此基礎上,從土地資源供給、城市綠地建設以及城市綠地管護的角度系統(tǒng)分析武漢市城市綠地建設及管護中存在的問題,并從城市土地資源供給、各種城市綠地的功能類型比例分布、城市綠地土地利用效率等方面分析了問題原因。同時,廣泛借鑒美國、英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外城市綠地建設的成功經驗,總結了發(fā)達國家在城市綠地產品供給的行政倫理、城市綠地建設模式、城市綠地供給模式以及協(xié)調市場、政府和社會組織之間關系的成功經驗。在此基礎上,針對武漢市實際情況,對提高城市綠地配置效率的途徑進行了探討,從轉變政府角色,促進政府與市場機制的有機結合、拓寬城市綠地建設資金籌措渠道、促進城市綠地建設主體的多元化和建立完善的保障機制等方面提出城市綠地改進措施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