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物物交換、信用和貨幣
1.1 綜述
1.2 研究模型:ArrowDebreu模型和其他簡化模型
1.3 研究模型:有摩擦的模型
課后作業(yè)
參考文獻
第二講 搜尋理論奠基——Diamond模型
2.1 模型設定
2.2 價值函數和均衡狀態(tài)
2.3 模型的意義和局限
課后作業(yè)
參考文獻
第三講 第一代貨幣搜尋模型——KiyotakiWright模型
3.1 模型設定
3.2 基礎模型求解
3.3 拓展模型求解
3.4 模型利弊的討論
課后作業(yè)
參考文獻
第四講 勞動搜尋理論和失業(yè)率的決定——Pissarides模型
4.1 模型設定
4.2 價值函數和均衡狀態(tài)
4.3 最優(yōu)失業(yè)率
課后作業(yè)
參考文獻
第五講 第二代貨幣模型——ShiTrejosWright模型
5.1 模型設定
5.2 價值函數和經濟狀態(tài)
課后作業(yè)
參考文獻
第六講 第三代貨幣模型——LagosWright模型
6.1 模型設定
6.2 價值函數
6.3 歐拉方程和穩(wěn)態(tài)討論
6.4 福利分析
課后作業(yè)
參考文獻
第七講 不可分商品的信用和貨幣均衡
7.1 模型設定
7.2 信用
7.3 貨幣
7.4 彩票支付
7.5 競爭性搜尋
課后作業(yè)
參考文獻
第八講 銀行——BerentsenCameraWaller模型
8.1 模型設定
8.2 價值函數和歐拉方程
8.3 銀行的福利分析
課后作業(yè)
參考文獻
第九講 銀行——一個新貨幣主義安排
9.1 模型設定
9.2 單組家戶價值函數和履約條件
9.3 兩組家戶和銀行的產生
9.4 總結和討論
課后作業(yè)
參考文獻
第十講 場外交易市場
10.1 模型設定
10.2 價值函數和均衡狀態(tài)
10.3 模型拓展和局限
課后作業(yè)
參考文獻
第十一講 流動性和資產定價
11.1 模型設定
11.2 價值函數
11.3 歐拉方程和均衡討論
11.4 福利分析
課后作業(yè)
參考文獻
第十二講 黏性價格新解
12.1 模型設定
12.2 模型求解
12.3 黏性價格
課后作業(yè)
參考文獻
第十三講 均衡的匯率決定——KarekenWallace模型
13.1 模型設定
13.2 價值函數
13.3 歐拉方程
13.4 穩(wěn)態(tài)結果
13.5 模型拓展
課后作業(yè)
參考文獻
第十四講 貨幣和信用新解
14.1 模型設定
14.2 價值函數
14.3 歐拉方程和穩(wěn)態(tài)討論
14.4 福利分析
課后作業(yè)
參考文獻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