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交通運輸航空運輸鐵路線路可視化設計

鐵路線路可視化設計

鐵路線路可視化設計

定 價:¥68.00

作 者: 蔣紅斐
出版社: 中南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48730941 出版時間: 2017-11-01 包裝:
開本: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鐵路線路可視化設計》內(nèi)容包括鐵路線路設計原理與方法,建立設計線行經(jīng)地區(qū)的三維空間的地形模型,利用平面、縱斷面、橫斷面及橋、隧、路基等設計數(shù)據(jù)建立線路三維模型,以及將這兩個模型拼合在一起形成鐵路線路三維景觀模型的方法?!惰F路線路可視化設計》可供從事鐵路線路計算機輔助設計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鐵路線路可視化設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科學計算可視化
1.1.1 科學計算可視化的含義
1.1.2 實現(xiàn)科學計算可視化的重要意義
1.2 鐵路線路的三維可視化設計
1.3 路線CAD的發(fā)展概況
1.3.1 國外研究情況
1.3.2 國內(nèi)研究情況
第2章 鐵路運量與能力
2.1 客貨運量的調(diào)查和預測
2.2 作用在列車上的力
2.2.1 機車牽引力
2.2.2 列車運行阻力
2.2.3 列車制動力
2.3 列車運動方程式
2.3.1 列車運動狀態(tài)
2.3.2 列車運動方程式的推導及解算
2.4 牽引質(zhì)量及其限制條件
2.4.1 牽引質(zhì)量計算
2.4.2 牽引質(zhì)量檢算
2.5 運行速度與運行時分
2.5.1 單位合力曲線
2.5.2 單位合力曲線的應用
2.6 運行速度與運行時分計算
2.6.1 數(shù)值解法
2.6.2 線路縱斷面坡度簡化
2.6.3 均衡速度法
2.7 鐵路通過能力與輸送能力
2.7.1 通過能力
2.7.2 客貨共線列車對數(shù)計算
2.7.3 客貨共線線路輸送能力
2.7.4 客運專線鐵路的輸送能力
第3章 線路平面和縱斷面設計
3.1 區(qū)間線路平面設計
3.1.1 平面組成和曲線要素
3.1.2 直線
3.1.3 圓曲線
3.2 區(qū)間線路縱斷面設計
3.2.1 線路的最大坡度
3.2.2 坡段長度
3.2.3 坡段連接
3.2.4 最大坡度的折減
3.2.5 坡段設計對行車費用的影響
3.3 橋涵、隧道、路基地段的平縱斷面設計
3.3.1 橋涵地段的平縱面設計
3.3.2 隧道路段的平縱面設計
3.3.3 路基對線路縱斷面的要求
3.4 站坪的平面和縱斷面設計
3.4.1 站坪長度
3.4.2 站坪的線路平面
3.4.3 站坪的線路縱斷面
3.4.4 站坪兩端的線路平面和縱斷面
第4章 鐵路定線
4.1 線路基本走向的擬定
4.2 車站分布
4.2.1 區(qū)段站的分布
4.2.2 會讓站、越行站、中間站的分布
4.2.3 規(guī)劃縱斷面
4.2.4 車站分布與工程運營的關系
4.3 定線的基本方法
4.3.1 緊坡地段定線
4.3.2 緩坡地段定線
4.3.3 橫斷面定線
4.3.4 線路平縱斷面的改善
4.4 主要自然條件下的定線原則
4.4.1 河谷地段
4.4.2 越嶺地區(qū)
4.4.3 平原丘陵地區(qū)
4.4.4 不良地質(zhì)地區(qū)
4.4.5 水庫地區(qū)
4.5 橋梁、隧道的定線問題
4.5.1 橋梁地段
4.5.2 涵洞地段
4.5.3 隧道地段
第5章 第二線設計
5.1 第二線縱斷面設計
5.1.1 第二線限制坡度的選擇
5.1.2 第二線縱斷面設計方法
5.2 第二線平面設計
5.2.1 并行與繞行地段的選擇
5.2.2 第二線邊側的選擇
5.2.3 第二線的換邊
5.2.4 第二線與既有線線間距離
5.3 第二線平面計算
第6章 數(shù)字地面模型
6.1 引言
6.2 Delaunay三角網(wǎng)的構建
6.2.1 Delaunay三角網(wǎng)的定義及其特性
6.2.2 D一三角網(wǎng)生成算法回顧
6.2.3 基于網(wǎng)格的DTM分治算法
6.2.4 約束DTM的構建
6.2.5 三角網(wǎng)的修正
6.2.6 內(nèi)插算法
6.2.7 數(shù)據(jù)結構
6.2.8 算法效率分析
第7章 鐵路線路設計基礎算法
7.1 線路平面設計算法
7.2 線路縱斷面設計算法
7.3 線路橫斷面設計算法
第8章 地形及線路構造物的三維模型的建立
8.1 引言
8.2 三維物體的表示方法
8.2.1 多邊形表面表示方法
8.2.2 樣條表示方法
8.2.3 掃描表示方法
8.2.4 結構實體幾何表示方法
8.2.5 分形幾何方法
8.3 鐵路線路三維景觀實體的劃分及構建特點
8.4 用于構建復雜實體的基本幾何元素
8.5 用于構建復雜景觀實體的空間數(shù)據(jù)模型的建立
8.6 景觀實體的表達方法
8.6.1 景觀實體的特征分析
8.6.2 實體表面的網(wǎng)格化
8.7 地形三維模型的建立
8.7.1 基于分形技術的地形表達
8.7.2 基于數(shù)據(jù)擬合的地形表達
8.8 單線鐵路三維模型的建立
8.9 雙線鐵路三維模型的建立
第9章 鐵路線路三維景觀模型的建立
9.1 引言
9.2 DEM剪裁算法
9.3 分治算法的實現(xiàn)
9.4 圖形環(huán)境
9.5 三維動畫的制作
9.5.1 動畫路徑
9.5.2 三維模型的繪制
9.5.3 動畫文件的制作
9.6 應用實例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