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德里達關切的哲學問題是本原問題。他對傳統(tǒng)形而上學的本原觀或本原形而上學的解構是引領其思想發(fā)展的一根主線、一個“綱”。綱舉而目張,只要把握這條主線、這個綱,我們就會發(fā)現,號稱晦澀的德里達,其實并不難懂,至少我們可以知道他討論和針對的是什么問題。比如,他的那些幽靈般飄忽不定的術語:延異、蹤跡、替補等等,就都是針對本原問題而發(fā),或者說是為了解構傳統(tǒng)形而上學的本原觀而提出:延異是對本原的延異,或本原的自身延異;蹤跡是本原消逝后留下的蹤跡;替補是對本原的替代-補充,等等。同時,從這個角度入手,通過揭示本原與在場之間的同謀性,我們也將會更真切、更深入地理解德里達為什么會反對在場形而上學和語音中心論:因為在場形而上學和語音中心論正是傳統(tǒng)本原形而上學的兩種主要的表現模式。但德里達對傳統(tǒng)形而上學本原觀的解構卻并不必然走向取消本原的相對主義和虛無主義。相反,他對永恒在場、自身同一的傳統(tǒng)本原的解構,乃是為了給絕對未來的到來打開空間、留下可能。德里達解構思想的主線是對傳統(tǒng)形而上學本原觀的解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