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前言 i 點點滴滴在心頭——追憶杜國庠同志二三事 方志欽 1 介紹新出版的《孫文選集》 黃彥 4 六十周年華誕 有感激話要說——衷心祝賀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孫中山研究所成立六十周年 侯月祥 22 史學創(chuàng)新需借鑒經(jīng)濟學創(chuàng)新理論 李伯重 29 圈層結構視閾下藩屬國的國家邊緣區(qū)性質 郭聲波 37 逍遙與涅槃——莊禪關于走出困境解脫痛苦的智慧 邢益海 47 從曹操入仕看漢末孝廉察舉之變化 卜憲群 56 曹操高陵早期被盜問題考略 陳長琦 63 敦煌古藏文《醫(yī)馬經(jīng)》中的醫(yī)學和藥學知識初探 倪根金 魏露苓 80 弭盜靖海與稽管朝貢——宋代廣南東路經(jīng)略安撫使之設置及其主要職能 楊芹 90 元朝儒學及其世俗化 李紅巖 102 陽明心學與中國早期思想啟蒙 黃明同 112 萬歷朝鮮之役關鍵性人物與《明史》相關記載 陳尚勝 127 明清二爺孫——從嘉萬到康乾的歷史軌跡初探 高春平 139 論徽商文化 葉顯恩 153 上?;丈逃嘀鄣纳郊捌鋾r代——近代徽州重要史料《經(jīng)歷志略》研究 王振忠 168 上海走向海上:從青龍鎮(zhèn)、十六鋪到小洋山 劉石吉 185 “非農(nóng)業(yè)人口比重”視角下的江南城鎮(zhèn)化水平——以20世紀50年代初期的蘇南地區(qū)為中心 江偉濤 194 清康雍乾時期廣東開礦問題述略 常建華 216 廣州五羊五仙傳說衍變考論 羅燚英 238 14—15世紀廣州“舶口”移散與南海海洋網(wǎng)絡變遷 周鑫 272 1772年《廣州十三行洪氏卷軸》與廣州商館區(qū)背后的面孔 范岱克(Paul A. Van Dyke) 293 “廣州英語”與鴉片戰(zhàn)爭前后的中西交往 吳義雄 339 “外洋會館圖記”考論 冷東 羅章鑫 358 葡萄牙人逐步占領澳門的歷史過程及其特點 鄧開頌 371 澳門史上有關何亞八幾則史料的辨析 陸曉敏 385 清政府“夷務”管理制度中的澳門葡人 徐素琴 391 試論澳門學的概念、對象及其方法 林廣志 404 16世紀閩粵交界地域海上活動人群的特質——以吳平的研究為中心 陳春聲 414 論16—18世紀南澳島的王朝經(jīng)略與行政建置演變 王潞 432 從考古發(fā)現(xiàn)看湛江與海上絲綢之路 邱立誠 449 晚清改革:從“借法”到“變法” 徐松榮 459 論清末中央集權的是是非非 李振武 473 日本對南洋華僑的宣傳政策與活動(1937—1941) 吳婉惠 482 方志中的歷史記憶與官紳關系——以晚清知縣邱才穎在兩種方志中的記載為例 王一娜 495 清末民初“自由女”現(xiàn)象分析 李蘭萍 508 關于康有為和戊戌維新的指導思想問題 江中孝 517 《新青年》、新文化與民初上海文化生態(tài) 熊月之 529 張蔭桓其人其著 王貴忱 542 袁世凱青年時期的導師袁保齡 劉路生 547 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與近代化前驅孫中山 張磊 563 孫中山與海外革命策源地“特質”探問 王杰 584 孫中山、南方政府與華盛頓會議——以代表問題為中心 張金超 602 顧維鈞與聯(lián)合國托管制度的成立 李朝津 615 華人牧師與他的家鄉(xiāng)——讀《張聲和家族文書》 劉志偉 629 試論抗戰(zhàn)時期國民政府版圖構想的演變 王建朗 639 《永安月刊》的歷史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胡波 659 中共創(chuàng)立以來廣東黨組織的創(chuàng)新實踐 黃振位 674 廣東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建考證 沙東迅 682 “絲綢之路”與中國式“全球化” 張國剛 702 關于海洋史與海疆史學術界定的思考 李國強 709 航海路線的心理建構:語義維度與預設功能 普塔克(Roderich Ptak) 714 海洋世界的觀念交換:以幾個漢語借詞為例 陳國棟 727 霍爾木茲海峽的形成 廉亞明(Ralph Kauz) 741 高麗和宋朝海上航線的形成和利用 金康植(Kim Kang-sik) 752 13—14世紀亞洲東部的海洋陶瓷貿(mào)易 魏峻 771 Antonio Pérez——一個華人雇傭兵與16世紀末西班牙人在東亞的拓展 李毓中 781 受雇于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中國水手 包樂史(Leonard Blussé) 801 由《備邊司謄錄》看清代東亞海域北段沿海貿(mào)易實態(tài) 王日根 810 西方、日本及中國港臺學者對明清時期的海盜研究 安樂博(Robert Antony) 余康力(Patrick Connolly) 826 “槚如果子”漂洋過?!獜陌臀鞯街袊?金國平 841 略論近代中俄茶葉貿(mào)易 張應龍 849 近代中國汽船時代的到來與文化交流的變?nèi)?松浦章 861 Medical Missionaries and the Modern Philanthropic Movement in Guangzhou,1835-1935 Xu Guangqiu(許光秋) 875 “我在等風”:跨界與比較視野中的本 安德森回憶錄 吳小安 896 16世紀中期的東亞海域與火器傳播 中島樂章(Nakajima Gakusho) 907 18世紀的交趾支那:經(jīng)濟作物、華人和西山 李塔娜 928 “越南問題”與19世紀中后期清廷的處變策略 章?lián)P定 倪臘松 950 18—19世紀廣州地區(qū)刻書業(yè)及其與越南書籍交流 李慶新 966 “雨下?lián)芩保涸侥辖甬T市潮州人天后信仰儀式之轉變與在地化 阮玉詩(Nguyē~n Ngoc Tho’) 阮氏麗姮(Nguyēn Thi Lê Hǎng) 988 從中國廣西東興京族語言環(huán)境的角度窺察京語的傳承方式:喃字 阮蘇蘭(Nguyen To Lan) 阮大瞿越(Nguyen Dai Co Viet) 1001 印尼泗水的改良派與革命派(19世紀80年代至1906年前后) 蘇爾夢(Claudine Salmon) 1015 帝國與殖民地關系中的華僑——20世紀30—40年代日本的南洋經(jīng)濟政策 濱下武志(Takeshi Hamashita) 1026 僑鄉(xiāng)文化與僑鄉(xiāng)文化研究初論 張國雄 1053 再造“桃花源”——經(jīng)濟后發(fā)地區(qū)文化發(fā)展理念與路徑思考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孫中山研究所課題組 1064 廣東民國特色建筑調(diào)研報告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孫中山研究所課題組 1079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孫中山研究所紀事(2008—2018) 楊芹執(zhí)筆、集體修訂 1090 后記 1164 Contents Preface i Every Piece of Memory in My Mind:Commemorating Comrade Du Guoxiang Fang Zhiqin 1 Introduction to the Newly Published Complete Works of Sun Yat-sen Huang Yan 4 Words of Gratitude on the 60th Birthday:Heartily Celebrating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Sun Yat-sen Hou Yuexiang 22 Innovation in Historical Studies Needs to Learn from Innovation in Economics Li Bozhong 29 The Marginal Nature of Affiliate Count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rcle Structure Guo Shengbo 37 Freedom and Nirvana:Zhuangzi and Zen Wisdom on Breaking away from Predicament Xing Yihai 47 Change of Xiaolian Examination at the End of Han Dynasty:A Case Study of Cao Cao’s Entry into the Civil Service Bu Xianqun 56 A Study on the Early Grave Robbery of Cao Cao’s Tomb Chen Changqi 63 On the Medical Science and Pharmacy in the Ancient Tibetan“Horse Curing”in Dunhuang Ni Genjin & Wei Luling 80 Establishment and Main Functions of Governor of Guangnan East Circuit in Song Dynasty Yang Qin 90 Confucianism and Its Secularization in Yuan Dynasty Li Hongyan 102 Yangmingism and Early Chinese Enlightenment Huang Mingtong 112 Key figures in the Japanese Invasions of Korea(1592-98)and Relevant Records in History of Ming Chen Shangsheng 127 Two Pairs of Grandfather and Grandson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A Study on the Historical Track from Jiajing Emperor to Wanli Emperor and from Kangxi Emperor to Qianlong Emperor Gao Chunping 139 On the Culture of Huizhou Merchants Ye Xian’en 153 A Huizhou Merchant in Shanghai:A Study of the Life and Era of Yu Zhiqin Wang Zhenzhong 168 Shanghai to the Sea:from Qinglong Town,Shiliu Pu,to Little Yangshan Island Liu Shih-Chi 185 Urbanization Level in Jiangn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Proportion of Non-agricultural Population”:Focusing on Southern Jiangsu in the Early 1950s Jiang Weitao 194 A Discussion on Mining in Guangdong Province during the Reign of Qianlong Emperor,Yongzheng Emperor,and Qianlong Emperor Chang Jianhua 216 A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Five Goats and Five Immortals Legend in Guangzhou Luo Yiying 238<>